称善人
《东观汉纪.马援》:“马援击交趾,谓官属曰:‘吾从弟少游,尝哀吾慷慨多大志,曰士生一世,但取……乡里称善人,可矣。’”
马少游曾经说过,但愿死后乡亲们说是一个好人,就心满意足了。后以“称善人”比喻一生清白无私,施德惠于人。
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一《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》第二首:“我愿称善人,题作墓上表。”
《东观汉纪.马援》:“马援击交趾,谓官属曰:‘吾从弟少游,尝哀吾慷慨多大志,曰士生一世,但取……乡里称善人,可矣。’”
马少游曾经说过,但愿死后乡亲们说是一个好人,就心满意足了。后以“称善人”比喻一生清白无私,施德惠于人。
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一《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》第二首:“我愿称善人,题作墓上表。”
同“管宁榻”。清程先贞《和陶移居为陈幼仲作》:“坐我幼安床,割尔华歆席。”
俗称“试周”,“抓周”。亦作“试晬”。小儿周岁生日时,将种种物品安置床上,任儿拿取,以观察小儿将来的志向与为人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风操》:“江南风俗,儿生一期,为制新衣,盥浴装饰,男则用弓、矢、纸
吸取别人的长处,弥补自己的短处。语本《晏子春秋.内篇问下》:“先君能以人之长续其短,以人之厚补其薄。”见“取长补短”。[例]在学习中,只有不断~,才能提高。【词语取人之长,补己之短】 成语:取人之长
唐李贺《苏小小墓》诗:“草如茵,松如盖。风为裳,水为佩。”后以“风裳”指飘忽的衣裙。宋姜夔《念奴娇》词:“三十六陂人未到,水佩风裳无数。”【词语风裳】 汉语大词典:风裳
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喻男女欢会。宋曾觌《菩萨蛮》词:“阳台云易散,往事寻思懒。”亦喻指所欢爱之人。宋袁去华《长相思》词:“阳台云归后,到如今、重见无期。”
源见“羊续悬鱼”。指清官不受馈赠。明李梦阳《哭郡守郝公》诗:“曾闻溪虎避,早见壁鱼悬。”
兼并弱小者,攻打昏暗者,夺取政治混乱者,欺侮丧邦亡国者。 原指商汤施行德政,消灭昏暴之国。 后亦用以形容西方列强所推行的强权政治。语出《书.仲虺之诰》:“佑贤辅德,显忠遂良,兼弱攻昧,取乱侮亡,推
源见“玉楼受召”。指文人早逝。宋 赵必?《书陈孟刚〈童乌集〉后》:“孟刚弱冠,头角崭然……云何得疾,遽召玉楼。”
同“卜市邻”。唐杜甫《寄赞上人》诗:“一昨陪锡杖,卜邻南山幽。”后亦用以向他人表示愿为邻居。宋王安石《送陈谔》诗:“乡闾孝友莫如子,我愿卜邻非一日。”源见“孟母择邻”。谓贤母教子善择邻。唐杜甫《孟氏》
同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。北齐魏收《为东魏檄梁文》:“鹬蚌相危,我乘其弊。”见“鹬蚌相争,渔人得利”。北齐·魏收《为东魏檄梁文》:“~,我乘其弊。”【词语鹬蚌相危】 成语:鹬蚌相危汉语大词典:鹬蚌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