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祝鸡翁

祝鸡翁

旧题汉.刘向《列仙传.祝鸡翁》:“祝鸡翁者,洛人也。居尸乡北山下,养鸡百余年,鸡有千余头,皆立名字。暮栖树上,昼放散之,欲引,呼名,即依呼而至。卖鸡及(鸡)子得千余万,辄置钱去,之吴作养鱼池,后升吴山,白鹤、孔雀数百常止其傍。”

祝鸡翁居尸乡北山下,传说为古代善养鸡的老人。后因用作咏养鸡之典。

唐.杜甫《寄从孙崇简》:“吾孙骑曹不骑马,业学尸乡多养鸡。”


【典源】 汉·刘向 《列仙传》:“祝鸡翁者,洛人也。居尸乡北山下,养鸡百余年,鸡有千余头,皆立名字。暮栖树上,昼放散之,欲引呼名,即依呼而去。卖鸡及子,得千余万,辄置钱去。”

【今译】 仙人祝鸡翁,住在尸乡北山下,养鸡百余年,有鸡一千多只,都起了各字。这些鸡白天散开放,夜晚就栖息在树上,如果想叫它们,便呼它们的名字,则按名前来。卖掉鸡和蛋,历年共得一千余万钱,全放置不要离去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村居养鸡。

【典形】 尸乡翁、业学尸乡、祝鸡、祝鸡翁。

【示例】

〔尸乡翁〕 唐·杜甫《催宗文树鸡栅》:“未似尸乡翁,拘留盖阡陌。”

〔业学尸乡〕 唐·杜甫《寄从孙崇简》:“吾孙骑曹不记马,业学尸乡多养鸡。”

〔祝鸡〕 清·王摅《读孙凯似未申集》:“惊回噩梦愁谈虎,留得闲身许祝鸡。”

〔祝鸡翁〕 元·揭傒斯《和刘修撰十二辰诗》:“空余野性猕猴同,但求归作祝鸡翁。”


【词语祝鸡翁】   汉语词典:祝鸡翁

猜你喜欢

  • 颜生穷巷

    同“颜回陋巷”。唐钱起《酬赵给事相寻不遇留赠》诗:“谁忆颜生穷巷里,能劳马迹被春苔。”

  • 二者不可得兼

    兼:同时占有几样东西。 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并得。 意谓必须舍弃其中之一。语出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鱼,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”清.王士禛《带经堂诗话》卷三:“夫诗之

  • 凌烟勋业

    同“凌烟画像”。宋曹勋《念奴娇.送李士举》词:“公家世德,建凌烟勋业,中兴长策。”

  • 从之者如归市

    归:趋,往。市:市集。 追随他而去的人好像赶集一样踊跃。 表示深受大众拥护。语出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“昔者太王去邠。邠人曰:‘仁人也,不可失也。’从之者如归市。”清.江藩《国朝汉学师承记.朱笥河先

  • 安陵知时

    《战国策.楚策一》:“江乙说于安陵君曰:‘君无咫尺之地,骨肉之亲,处尊位,受厚禄,一国之众,见君莫不敛衽而拜,抚委而服,何以也?’曰:‘王过举而已,不然,无以至此。’江乙曰:‘……今君擅楚国之势,而无

  • 得凤

    源见“凤毛”。喻有俊秀子弟。唐崔嘏《授裴谂中书舍人制》:“臧孙有后,且闻得凤之音;枚乘多才,雅畜雕龙之妙。”【词语得凤】   汉语大词典:得凤

  • 汉上题襟

    《新唐书.艺文志四》、宋计有功《唐诗纪事.段成式》载:唐段成式与李商隐、温庭筠等作诗唱和,整理为《汉上题襟集》。后因以“汉上题襟”指以诗文唱和抒怀。清王士禛《送叶井叔归楚》诗:“汉上题襟情不极,郢中怀

  • 七札贯

    源见“七札俱穿”。形容疾速快捷。宋黄庭坚《再和寄子瞻闻得湖州》:“春波下数舟,快若七札贯。”

  • 功德不在禹下

    禹:夏禹。传说中的古代圣君,以治理洪水有功,深受人民爱戴。 功德不在夏禹之下。 形容功劳极大。语出唐.韩愈《与孟尚书书》:“故愈尝推尊孟氏,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。”鲁迅《准风月谈.我们怎样教育儿

  • 陈王见袜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九、三国魏.曹子建(植)《洛神赋》:“于是洛灵感焉……体迅飞凫,飘忽若神,陵波微步,罗袜生尘。”三国魏.陈思王曹植在《洛神赋》中用“凌波微步,罗袜生尘”,描写想像中洛神的美态。后用为咏洛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