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磨砖作镜

磨砖作镜

宋.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五:“开元中,有沙门道一,住传法院,常日坐禅。师(怀让)知是法器,往问曰:‘大德坐禅图什么?’一曰:‘图作佛。’师乃取一砖於彼庵前石上磨之。一曰:‘师作什么?’师曰:‘磨作镜。’一曰:‘磨砖岂得成镜耶?’师曰:‘坐禅岂得作佛耶?’”

坐禅,僧尼佛教徒每日修行静坐,排除杂念,使心神恬静的功课。师怀让认为,单凭“坐禅”是不能成佛的,故用“磨砖不能成镜”来启迪他。后因用为事与愿违,痴愚不果之典。

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二十四《仰首座求钝菴诗》:“掘井及泉那用巧,磨砖作镜未为愚。”此反用其事。


兼语 把砖磨成镜子。比喻白花时间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。语本宋·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南岳怀让禅师》:“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,常日做禅。……师乃取一砖,于彼庵前石上磨。一曰:‘师作什么?’师曰:‘磨作镜。’一曰:‘磨砖岂得成镜邪?’(师曰):‘作禅岂得作佛邪?’”宋·陆游《仰首座求钝庵》:“掘井及泉那用巧,~未为愚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形容荒谬错误的行为方面。→画脂镂冰 钻冰取火。也作“磨砖成镜”。


【典源】 宋·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五:“开元中,有沙门道一住传法浣,常日坐禅。师知是法器,往问曰:‘大德坐禅图什么?’一曰:‘图作佛。’师乃取一砖,于彼庵前石上磨。一曰:‘师作什么?’师曰:‘磨作镜。’一曰“‘磨砖岂得成镜邪?’师曰:‘坐禅岂得作佛邪?’”

【今译】 唐代开元年间,僧人道一在传法院修行,每日坐禅,怀让禅师知他修行可以成器,去问他:“大和尚坐禅图什么?’道一答:“图成佛。”怀让禅师就拿来一块砖,在道一的庵前石上磨。道一奇怪,问:“禅师干什么?”怀让禅师说:“想磨成镜子。”道一说:“磨砖怎么能成镜呢?”禅师说:“坐禅难道能成佛吗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方法不对,白费力气达不到目的。

【典形】 磨碌砖、磨砖作镜、是镜不名砖、顽砖不成镜。

【示例】

〔磨碌砖〕 唐·寒山 《蒸砂拟作饭》:“用力磨碌砖,那堪将作镜。”

〔磨砖作镜〕宋·陆游《仰首座求纯庵诗》:“掘井及泉那用巧,磨砖作镜未为愚。”

〔是镜不名砖〕 金·元好问《汴禅师自斲普照瓦为研》:“有刀堪切玉, 是镜不名砖。”

〔顽砖不成镜〕 清·钱谦益《书破山刻石屋珙禅师语录后》:“顽砖不成镜,焦芽难种谷。”


【词语磨砖作镜】  成语:磨砖作镜汉语词典:磨砖作镜

猜你喜欢

  • 独行踽踽

    踽( ㄐㄩˇ jǔ )踽:孤独貌。 孤零零地独自走着。 形容孤独无亲。语出《诗.唐风.杕杜》:“独行踽踽。岂无他人,不如我同父。”毛传:“踽踽,无所亲也。”唐.杜甫《祭外祖祖母文》:“雌伏单栖,

  • 图穷匕见

    指荆轲(Kē科)在秦王政(即秦始皇)面前把地图展开到最后,露出匕首。后以此典比喻义士拼死抗争的壮烈行为。或比喻真相毕露,誓不两立。战国末,公元前227,荆轲,字公叔,奉燕国太子姬丹之命,与秦舞阳(一作

  • 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

    你给别人方便,你自己也会得到方便。语出元.施君美《幽闺记.皇华悲遇》:“罢罢罢,自古道‘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。’看你这两个妇人,也不是已下人家的。我这里不留你,前途恐遇不良之人;留你在此,怕有官员每来往

  • 梦笔生花

    五代后周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下《梦笔头生花》:“李太白少时,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。后天才赡逸,名闻天下。”后因以“梦笔生花”比喻文人才思大进,著述琳琅。《元诗选》郭界《快雪斋集.赠笔工范君用》诗:

  • 锦绣肝肠

    唐李白《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》:“〔紫云仙季〕常醉目吾曰:‘兄心肝五藏,皆锦绣耶?不然,何开口成文,挥翰雾散?’”后因以“锦绣肝肠”谓满腹诗文,善出佳句。宋刘过《沁园春.王汝良自长

  • 前筹

    同“前箸”。唐杨巨源《酬卢员外》诗:“谢傅旌旗控上游,卢郎樽俎借前筹。”【词语前筹】   汉语大词典:前筹

  • 逐瘈狗

    《左传.襄公十七年》载:宋国华阅死后,他的弟弟华臣欺阅子皋比家衰弱,派人要把皋比家的总管华吴杀死。他派了六个人,用铍在宋国城门附近合左师(即向戌,官为左师,因其采邑在合乡,故称合左师)家的屋后把华吴杀

  • 凫飞双舄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指县令出游。宋无名氏《好事近.寿章宰》词:“等闲来现宰官身,任凫飞双舄。”

  • 王裒泣血

    同“王裒泪”。清顾炎武《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追痛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和》:“弘演纳肝犹报主,王裒泣血倍思亲。”

  • 中酒

    指酒酣。《汉书.樊哙传》:“项羽既飨军士,中酒。”颜师古注:“张晏曰:‘酒酣也。’师古曰:‘饮酒之中也,不醉不醒,故谓之中。’”后多以称醉酒或病酒。唐代杜牧《郑瑾协律》诗:“自说江湖不归事,阻风中酒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