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白龙鱼服

白龙鱼服

汉.刘向《说苑.正谏》:“吴王欲从民饮酒,伍子胥谏曰:‘不可。昔白龙下清泠之渊,化为鱼,渔者豫且射中其目。白龙上诉天帝,天帝曰:“当是之时,若(你)安置而(尔,你)形?”白龙对曰:“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。”天帝曰:“鱼固人之所射也。若是,豫且何罪夫?”白龙,天帝贵畜也。豫且,宋国贱臣也。白龙不化,豫且不射。今弃万乘之位,而从布衣之士饮酒,臣恐有豫且之患矣。’王乃止。”

伍子胥恐吴王微服从民饮酒,会遭不测之患,故以“白龙鱼服”故事为喻进行劝阻。旧时以“白龙鱼服”喻指身份高贵的人(特指封建皇帝)化装微行。

汉.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白龙鱼服,见困豫且。”


主谓 比喻贵人微服而行,易遭危险,如白龙化鱼在渊中游,易为渔者所捕。语本汉·刘向《说苑·正谏》:“吴王欲从民饮酒,伍子胥谏曰:‘不可。昔日白龙下清泠之渊,化为鱼,渔者豫且射中其目。’”《东周列国志》95回:“~,畏而自隐,异日富贵,不可言也。”△用于形容显贵微服。也作“白龙微服”。


【典源】 汉·刘向《说苑·正谏》:“吴王欲从民饮酒,伍子胥谏曰:‘不可,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,渔者豫且射中其目,白龙上诉天帝。天帝曰:‘当是之时,若安置而形?’白龙对曰:‘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。’天帝曰:‘鱼固人之所射也,若是,豫且何罪?’夫白龙,天帝贵畜也,豫且,宋国残臣也,白龙不化,豫且不射。今弃万乘之位,而从布衣之士饮酒,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。’王乃止。”

【今译】 春秋时吴王想与百姓一起饮酒,伍子胥劝谏说:“不可以,从前天上白龙下到清冷之渊化为鱼,被渔人豫且射中眼睛,白龙上诉天帝。天帝问:‘当时,你以什么形象出现?’白龙回答:‘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。’天帝说:‘鱼当然会被人所射了,你变成鱼,豫且有什么罪呢?’白龙是天帝的宠物,豫且是宋国的百姓,白龙不化,豫且不敢射它。现在大王不顾自己一国之主的尊位,而与布衣之人一同饮酒,臣恐怕也会有豫且之患呢。”吴王于是不去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大人物或有才能的人遭受困厄。

【典形】 白龙、白龙鱼服、挂豫且、龙困鱼服、且网、鱼服困、豫且网、豫且制、白龙微服、豫且困、鱼服诉。【示例】

〔白龙〕 三国·曹植《神龟赋》:“感白龙之翔翥,卒不免于豫且。”

〔白龙鱼服〕 汉· 张衡 《东京赋》:“白龙鱼服,见困豫且。虽万乘之无惧,犹怵惕于一夫。”

〔挂豫且〕 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彼白龙之鱼服,挂豫且之密网。”

〔龙困鱼服〕 宋·苏轼《哭王子立》之三:“龙困尝鱼服,羊儇或虎蒙。”

〔且网〕 唐 · 骆宾王 《钓矶应诘文》:“素龟灵也,被发阿门; 白龙神也,挂鳞且网。”

〔鱼服困〕 清·赵翼《淮阴钓台》:“与哙伍怜鱼服困,假齐王伏狗烹灾。”

〔豫且网〕清·顾炎武《赠万举人寿祺》:“白龙化为鱼,一入豫且网。”

〔豫且制〕 唐·李白 《枯鱼过河泣》:“白龙改常服,偶被豫且制。”


【词语白龙鱼服】  成语:白龙鱼服汉语词典:白龙鱼服

猜你喜欢

  • 素琴

    同“无弦琴”。明李梦阳《陶行人宅赠》诗:“未论五杨柳,真悬一素琴。”【词语素琴】   汉语大词典:素琴

  • 以玉抵鹊

    汉桓宽《盐铁论.崇礼》:“南越以孔雀珥门户,昆山之旁以玉璞抵鸟鹊。”珥,插。抵,偿。南越地多孔雀,故以其羽毛插饰门户;昆山多玉,故以玉璞偿鸟鹊之值。后用以比喻不知轻重,得不偿失。北齐刘昼《新论.辩施》

  • 邻环昨梦

    源见“羊祜识金环”。旧时谓幼童记得前生遗物。宋魏了翁《水调歌头.王总领生日》词:“正理中枢旧武,却忆邻环昨梦,重上蜀青天。”

  • 博浪飞椎

    《史记.留侯世家》载:秦始皇灭韩,张良为韩报仇,在沧海君处得力士,做铁椎重一百二十斤,趁秦始皇东游,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。后因以“博浪飞椎”为抗暴复仇的典故。清朱彝尊《彭城道中咏古二首》之二:“博浪飞椎

  • 锦袍

    同“锦袍仙”。宋王奕《贺新郎》词:“采石书生勋业在,吊锦袍、公子魂何处。”又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安得锦袍西下,明月堕江滨。”【词语锦袍】   汉语大词典:锦袍

  • 照书萤

    源见“囊萤照读”。美称萤火虫。清顾炎武《题李生矩亭》诗:“门外晓寒萦带草,林端秋散照书萤。”

  • 燔书坑儒

    同“焚书坑儒”。《汉书.地理志下》:“昭王曾孙政(即秦始皇)并六国,称皇帝,负力怙威,燔书坑儒,自任私智。”见“焚书坑儒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昭王曾孙政并六国,称皇帝,负力怙威,~,自任私智。”【

  • 庄叟梦

    同“庄周蝶”。唐吴融《红白牡丹》诗:“看久愿成庄叟梦,惜留须倩鲁阳戈。”

  • 石建宗谨孝

    《汉书.万石君传》:“万石君石奋……奋长子建,次甲,次乙,次庆,皆以驯行孝谨,官至二千石。”“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,虽齐鲁诸儒质行,皆自以为不及也。”“万石君元朔五年卒,建哭泣哀思,杖乃能行。岁余,

  • 如弦直

    同“直如弦”。唐杜甫《写怀》诗之一:“达士如弦直,小人似钩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