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痛饮黄龙

痛饮黄龙

抗金名将岳飞鼓励部下收复失地,直抵金首府事。岳飞(1103-1142年)字鹏举,宋相州汤阴(今河南汤阴县)人。出身农家。幼时随名师周侗习武,20岁从军,参加征辽战争。南宋初,曾作为河北招抚司统制随王彦渡过黄河到河北抗金,收复新乡。后又随宗泽留守东京,为留守司统制。宗泽死后,他又随杜充从东京南撤到建康(今南京)。建炎三年(1129年)金兀术渡江南进,岳飞率兵在建康附近阻击,大败金兵,收复建康。升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。高宗绍兴二年(1132年)岳飞受命屯兵江州,成为守卫长江中游的主帅。绍兴四年(1134年),受命北伐,一举夺回襄阳六郡。升任为清远军节度使,特封为武昌郡开国侯。绍兴五年(1135年),岳飞派遣梁兴等招募结纳河南、河北的英雄豪杰。磁、相、开德、泽、潞、晋、绛、汾、隰(xí席)境内的义军,都期待着发兵的日子,打出了以“岳”字为号的旗帜。绍兴十年,郾城大捷以后,岳飞军进屯朱仙镇,军声大振。父老百姓,争先恐后地拉车牵牛,载着干粮,犒劳义军。顶盆烧香迎候官军的人充满道路。燕地以南,金的号令不能实行。金兀术想征兵抵抗岳飞,河北百姓无一人服从,所以,他感慨地说:“我自从起兵以来,还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挫败过。”金兵的元帅乌陵思谋素称凶暴这时也无法约束部下,只好对他们说:“暂时不要轻举妄动,等岳家军一到就立即投降。”金军的统制王镇、统领崔庆、将官李觊(jì继)、崔虎、华旺等,都率领自己的部队前来投降。以致于金兵禁军龙虎大王下属的忔查千户高勇等人,也暗中接受岳飞的旗帜和榜文,从北方前来投降。将军韩常打算率五万之众秘密前来归顺。岳飞十分高兴,对他的部下说:“直捣金人巢穴黄龙府,那时定与诸君开怀畅饮!”

【出典】:

宋史》卷365《岳飞传》11390、11391页:“先是,绍兴五年,飞遣梁兴等布德意,招结两河豪杰,山砦韦铨、孙谋等敛兵固堡,以待王师,李通、胡清、李宝、李兴、张恩、孙琪等举众来归。金人动息,山川险要,一时皆得其实。尽磁、相、开德、泽、潞、晋、绛、汾、隰之境,皆期日兴兵,与官军会。其所揭旗以‘岳’为号,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,载糗(qiǔ,干粮)粮以馈义军,顶盆焚香迎候者,充满道路。自燕以南,金号令不行,兀术欲签军以抗飞,河北无一人从者。仍叹曰:‘自我起北方以来,未有如今日之挫’金帅乌陵思谋素号桀黠,亦不能制其下,但谕之曰:‘毋轻动,俟岳家军来即降。’金统制王镇、统领崔庆、将官李觊、崔虎、华旺等皆率所部降,以至禁卫龙虎大王下忔查千户高勇之属,皆密受飞旗榜,自北方来降。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。飞大喜,语其下曰:‘直抵黄龙府(金的首府,在今吉林农安县),与诸君痛饮尔!’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孙承宗《塞翁吟·云叶才生雨》:“有渝海堪凭洗恨,看今日喋血玄菟,痛饮黄龙。” 清·秋瑾《秋风曲》:“将军大笑呼汉儿,痛饮黄龙自由酒。” 孙中山《挽刘道一》:“几时痛饮黄龙酒,横揽江流一奠公。” 柳亚子《为王卓民题扇》:“痛饮黄龙终有愿,会教沧海变桑田。” 朱德《和郭沫若同志(登雅尔台怀人)》:“内忧外患澄清日,痛饮黄龙定约君。”


述补 黄龙,府名。治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。原谓攻克敌国巢穴,置酒祝捷。后比喻彻底胜利或胜利后的喜悦心情。语本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飞大喜,语其下曰:‘直抵黄龙府,与诸君痛饮尔。’”朱德《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》:“内忧外患澄清日,~定约君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取得最后胜利时。→犁庭扫阙 ↔铩羽而归


【典源】 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绍兴五年,飞遣梁兴等布德意,招结两河豪杰,山砦韦铨、孙谋等敛兵固堡,以待王师。……其所揭旗以‘岳’为号,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, 载糗粮以义军, 顶盆焚香迎候者,充满道路。自燕以南,金号令不行,兀术欲签军以抗飞,河北无一人从者。……飞大喜,语其下曰:‘直抵黄龙府,与诸君痛饮耳!’”

【今译】 宋代岳飞在朱仙镇大败金兀术后,又派人与黄河、淮河一带各路起义军联络,各路义军纷纷响应,准备与官军会师,打起‘岳’字号的大旗,父老百姓争着拉车牵牛,载着粮食送给义军,顶盆焚香在道路两旁迎接。燕山以南,金的号令失效,兀术想集合军队来抵抗岳飞,但没一处听他的。岳飞十分高兴,对部下说:“我要一直打到黄龙府(指金国的大本营),与诸君痛饮一番!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收复国土失地的雄心。

【典形】 黄龙痛饮、黄龙饮、黄龙指、痛饮黄龙、醉黄龙、捣黄龙。

【示例】

〔黄龙痛饮〕清·朱国权《岳武穆墓》:“白马怒涛人共恨,黄龙痛饮事皆空。”

〔黄龙饮〕 清·黄遵宪《香港感怀》之九:“指北黄龙饮,从西天马来。”

〔黄龙指〕 清·王鹏运《满江红·朱仙錤谒岳鄂王祠》:“黄龙指,金牌亚。旌旆影,沧桑话。”

〔痛饮黄龙〕 明·孙承宗《塞翁吟》:“看今日蹀血玄菟,痛饮黄龙。”

〔醉黄龙〕 明·徐渭《再送德甫》:“只少阏氏为饮器,与君连日醉黄龙。”


【词语痛饮黄龙】  成语:痛饮黄龙汉语词典:痛饮黄龙

猜你喜欢

  • 如皋一笑

    同“如皋射雉”。清钱谦益《癸未除夕》诗:“三年病起扫愁眉,恰如如皋一笑时。”

  • 谢家兰玉

    同“谢庭兰玉”。金元好问《五月十一日樗轩老忌辰追怀》诗:“秘阁图书疑外府,谢家兰玉记诸郎。”【词语谢家兰玉】   汉语大词典:谢家兰玉

  • 青山葬

    宋.欧阳修、宋祁《新唐书.李白传》:“白晚好黄老,度牛渚矶至姑孰,悦谢家青山,欲终焉。及卒,葬东麓。元和末,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,禁樵采。访后裔,惟二孙女嫁为民妻,进止仍有风范,因泣曰:‘先祖志在青

  • 袴襦歌

    源见“歌五袴”。人民对地方官德政的颂歌。宋王禹偁《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》诗之一:“小郡既无衣袄使,丰年兼有袴襦歌。”【词语袴襦歌】   汉语大词典:袴襦歌

  • 五柳

    同“五柳先生”。宋王安石《五柳》诗:“五柳柴桑宅,三杨白下亭。”元关汉卿《鲁斋郎》四折:“不恋那三公华屋,且图个五柳婆娑。”【词语五柳】   汉语大词典:五柳

  • 桂魄

    源见“月桂”。指月。唐骆宾王《伤祝阿王明府》:“嗟乎!轮销桂魄,骊珠毁贝阙之前;斗散紫氛,龙剑没延平之水。”【词语桂魄】   汉语大词典:桂魄

  • 血污游魂归不得

    游魂:在外游荡的灵魂。 被血染污的游魂,回不了自己的家乡。 原是悼念杨贵妃在马嵬惨遭横死。 后也泛指在战乱中惨死于异乡的人。语出唐.杜甫《哀江头》:“明眸皓齿今何在?血污游魂归不得。”明.王錡《

  • 衣不兼彩

    见“衣不重采”。清·汪琬《敕封徐母刘孺人墓志铭》:“素无铅华甘脆之好,~,食不重味。”【词语衣不兼彩】  成语:衣不兼彩汉语大词典:衣不兼彩

  • 心声

    源见“言为心声”。指言语。宋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六:“心声不足以发其奥,心画不足以形其妙。”金元好问《论诗》诗之六:“心画心声总失真,文章宁复见为人。”亦特指以诗歌为主的文学作品。鲁迅《坟.摩罗诗力说》

  • 庄筌

    源见“得鱼忘荃”。喻指古人的言辞。唐骆宾王《答员半千书》:“足下雅得古人之致,不乏先贤之适。自守庄筌,无婴魏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