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疾雷破柱

疾雷破柱

源见“未惊雷破柱”。形容雷声的迅急猛烈。宋刘筠《即目》诗:“疾雷徒破柱,幽草不迎凉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,时大雨,霹雳破所倚柱,衣服焦然,神色无变,书亦如故。宾客左右,皆跌荡不得住。”注引《语林》 曰:“ (夏侯) 太初从魏帝拜陵,陪列于松柏下。时暴雨霹雳,正中所立之树。冠冕焦坏,左右睹之皆伏,太初颜色不改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十三引晋·曹嘉之《晋纪》曰:“诸葛诞以气迈称。常倚柱读书,霹雳震其柱,诞自若。”

【今译】 魏晋时夏侯玄 (字太初) 曾倚柱作书,时逢暴雨,霹雳击中其柱,衣服都被烧焦,而夏侯玄神色自若,依旧书写。又诸葛诞亦有类似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胆量过人,处变不惊; 也用以形容雷电。

【典形】 疾雷破柱、雷破柱、破柱、庭柱裂、倚柱惊雷、震楹书。

【示例】

〔疾雷破柱〕 宋·刘筠《即目》:“疾雷徒破柱,幽草不迎凉。”

〔雷破柱〕 唐·李商隐《异俗》:“未惊雷破柱,不报水齐檐。”

〔破柱〕 宋·黄庭坚《谢公择舅分赐茶》之二:“乞与降魔大圆镜,真成破柱作惊雷。”

〔庭柱裂〕 清·黄遵宪《纪事》:“笑激屋瓦飞,怒轰庭柱裂。”

〔倚柱惊雷〕 北周·庾信《奉和赵王喜雨》:“投壶欲起电,倚柱稍惊雷。”

〔震楹书〕 隋·辛德源《霹雳引》:“碎枕神无绕,震楹书自若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剑换牛

    同“剑买牛”。宋陆游《感旧诗》:“自蜀还吴 会,先凭剑换牛。”

  • 元凯癖

    源见“左传癖”。杜预,字元凯。谓嗜读史书。唐卢纶《酬崔侍御早秋卧病书情见寄》诗:“元凯癖成官始贵,相如渴甚貌逾衰。”【词语元凯癖】   汉语大词典:元凯癖

  • 出华胥

    源见“华胥梦”。谓梦醒。宋王安石《书定林院窗》诗之一:“竹鸡呼我出华胥,起灭篝灯拥燎炉。”元王国器《踏莎行.破窗风雨》词:“林鸠呼我出华胥,恍然枕石听流水。”

  • 蚕头燕尾

    《宣和书谱.颜真卿》:“惟其忠贯白曰,识高天下,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,特立而兼括……后之俗学,乃求其形似之末,以谓蚕头燕尾,仅乃得之;曾不知以锥画沙之妙,其心通而性得者,非可以糟粕议之也。”蚕头燕尾是

  • 角掎

    源见“掎角”。谓执其角,拖其足。比喻前后夹击。宋 喻如砺《八阵图》诗:“马隆三千相角掎,西羌茸茸落牙觜。”【词语角掎】   汉语大词典:角掎

  • 超群绝伦

    原为“绝伦逸群”。超群:超过众人。绝:没有。伦:伦比,匹敌。超出众人,没有人能与之相比。关羽(?一219年),字云长,河东解县(今山西临猗西南)人。东汉末从刘备起兵,为曹操所败,被俘后极受礼遇,封汉寿

  • 璧联

    同“璧合”。南朝 梁王僧孺《谢历表》:“璧联珠灿,轮映阶平。”【词语璧联】   汉语大词典:璧联

  • 枉驾

    枉屈您的车驾,谓屈尊过访,是对客人过访的敬辞。《三国志.蜀志.诸葛亮传》:“(徐庶)谓先主曰:‘诸葛孔明者,卧龙也……此人可就见,不可屈致也,将军宜枉驾顾之。’”先主:谓刘备。【词语枉驾】   汉语大

  • 狗彘不若

    《荀子.荣辱》:“人也,忧忘其身,内忘其亲,上忘其君,则是人也,而曾狗彘不若也。”狗彘不若,意为连猪狗都不如,此是形容人的品行极端卑劣。明.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.李哥贞烈》:“汝职在牧民,而狗彘之不若,

  • 推刃

    《公羊传.定公四年》:“父不受诛,子复仇,可也;父受诛,子复仇,推刃之道也。”何休注:“一往一来曰推刃。”谓父罪当诛而子复仇,仇家之子亦必报复,则形成一往一来的循环报复。后因以“推刃”指复仇或以刀剑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