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画饼充饥

画饼充饥

原比喻徒具虚名,而于实际并无补益;后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。卢毓(?-257年),字子家,涿郡涿(今河北涿县)人。东汉末,以才学见称于世,初应曹操之聘为丞相法曹议令史,入魏为吏部郎。明帝曹睿时迁侍中,旋擢吏部尚书。他胸怀坦荡,忠心耿耿,敢于直言极谏,明帝十分钦服。让他选拔人才接替他侍中的职务,并要求此人和他的为人一样。卢毓选拔了明帝比较熟悉的郑冲。明帝让他举荐自己所不知道的人,于是卢毓又推荐了阮武、孙邕。明帝最后选定了孙邕。当时朝中有诸葛诞、夏侯玄、邓飏等人,只重清淡,不务实际,明帝很是厌恶。在选拔中书郎的时侯下诏说:“能否得到称职的中书郎,就在于卢毓了。选举人才时不要只看他的名声,名声如同画在地上的饼,是不能吃的。”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》《卢毓传》卷22第651页:“时举中书郎,诏曰:‘得其人与否,在卢生耳。选举莫取有名,名如画地作饼,不可啖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赵蕃《晚行田间书事二首》其二:“我生饱识田家趣,只坐无田归计迟;纵是无田佣可得,莫将画饼欲充饥。”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51回:“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,提甚三五两银子,正是教俺‘望梅止渴,画饼充饥’!”


连动 语本《三国志·魏书·卢毓传》:“选举莫取有名,名如画地作饼,不可啖也。”①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。唐·冯用之《权论》:“其或不可为而为,则礼义如~矣。”△用于形容事物的状态。②比喻凭借空想自我安慰。[例]她懂得用“画饼充饥”的方法冲淡经济拮据的现状给生活带来的种种不快。△多用于形容生活态度。→望梅止渴。也作“充饥画饼”。


【典源】《三国志·魏书·卢毓传》:“前此诸葛诞、邓飏等驰名誉,有四聪八达之诮,帝疾之,时举中书郎,诏曰:‘得其人与否,在卢生耳,选举莫取有名,名如画地作饼,不可啖也!’”

【今译】 三国魏明帝时,有些名士喜欢沽名钓誉,明帝很厌恶。当时要选拔中书郎,明帝下诏说:“得不得到人才,在于卢毓。选拔不要根据名气大小,名气如同画在地上的饼。是不能吃的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虚有其名,无益实用。

【典形】 充饥画饼、画饼、画饼充饥、画地饼、画地为饼、虚名画饼。

【示例】

〔充饥画饼〕 元·关汉卿《诈妮子调风月》:“便是止渴思梅,充饥画饼,因甚顷刻休?”

〔画饼〕 唐·元稹《钱重物轻议》:“若更将广引古今,诞饰词辩,有齐画饼,无益国经。”

〔画饼充饥〕 宋·李清照《打马赋》:“说梅止渴,稍苏奔竞之心; 画饼充饥,少谢腾骧之志。”

〔画地饼〕 宋·黄庭坚《饮润父家》:“一醉解语花,万事画地饼。”

〔虚名画饼〕 宋·陆游《酒熟醉中作短歌》:“虚名一画饼,陈迹几刍狗?”


【词语画饼充饥】  成语:画饼充饥汉语词典:画饼充饥

猜你喜欢

  • 击唾壶

    同“唾壶击缺”。清归庄《与侯彦舟书》:“弟病废之人,泥涂自甘,顾不能为君击唾壶耳。”【词语击唾壶】   汉语大词典:击唾壶

  • 奚囊妙句

    同“锦囊佳句”。清蒲松龄《重阳王次公从高少宰唐太史游北山归夜中见访得读两先生佳制》诗之一:“未分胜友名山座,犹得奚囊妙句看。”

  • 鸡鸣

    《诗经.郑风.风雨》:“风雨凄凄,鸡鸣喈喈。既见君子,云胡不夷。”《风雨.序》:“《风雨》,思君子也。”此是《风雨》诗首章,意思是:风凄凄,雨凄凄,鸡鸣喈喈叫不停。终于见到了君子人,怎能叫人不开心。后

  • 献凤楚门

    源见“楚凤”。谓取悦君王。南朝 梁江淹《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》:“岂宜炫璞郑氏、献凤楚门哉!”

  • 豹文

    源见“南山雾豹”。喻指出色的才华。明 王錂《春芜记.忤奸》:“十年间屈首衡门,似南山修成豹文。”【词语豹文】   汉语大词典:豹文

  • 诽谤之木

    《大戴礼记.保傅》:“于是有进善之旌,有诽谤之木,有敢谏之鼓。”《史记.孝文本纪》唐司马贞《索引》注引《尸子》云:“尧立诽谤之木。”《淮南子.主术训》:“尧置敢谏之鼓,舜立诽谤之木。”据古史传说,尧舜

  • 天下为家

    《礼记.礼运》:“今大道既隐,天下为家,各亲其亲,各子其子。”《礼记.礼运篇》本段所反映的是私有制产生与发展后,社会进入奴隶制阶级社会的社会状况——财产私有制建立和奴隶制国家的产生,禹以后传子继承君位

  • 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

    参见: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见“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”。陶铸《崇高的理想》:“‘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’,在开始的时候,就得有个算盘,才不致‘~’。”【词语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】  成语: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汉语大

  • 雀满门前

    同“雀罗门”。清吴兆骞《赠吴稚恭散骑》诗:“雀满门前翟氏悲,羊归陇上苏卿老。”

  • 宋玉墙

    源见“东墙窥宋”。指佳人寄情之处。唐唐彦谦《离鸾》诗:“尘埃一别杨朱路,风月三年宋玉墙。”亦借指墙边花开处。唐罗隐《桃花》诗:“数枝艳拂文君酒,半里红欹宋玉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