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玉振金声

玉振金声

源见“金声玉振”。喻指文章道德之盛。唐杨炯《从弟去溢墓志铭》:“莫不玉振金声,笔有馀力。”宋高观国《水龙吟.为放翁寿》词:“玉振金声,水增川涌,德兼才贵。”


主谓 语本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孔子之谓集大成;集大成也者,金声而玉振之也。金声也者,始条理也;玉振之也者,终条理也。”原为孟子称赞孔子才德兼备,后来用“玉振金声”比喻才学精到,声誉广播。宋·高观国《水龙吟·为放翁寿》:“~,水增川涌,德兼才贵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德才并隆的人。→德才兼备 才德兼备 材雄德茂 ↔才轻德薄 材轻德薄。也作“金声玉振”。


【词语玉振金声】  成语:玉振金声汉语词典:玉振金声

猜你喜欢

  • 桑田东海

    同“沧海桑田”。唐张九龄《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》诗:“桑田东海变,麋鹿姑苏游。”

  • 莱服

    同“莱子衣”。宋楼钥《送郑惠叔司封江西提举》诗:“仰奉鹤发亲,板舆映莱服。”【词语莱服】   汉语大词典:莱服

  • 江梅驿使传

    源见“陆凯传情”。表示对家乡亲友的思念和问讯。元关汉卿《新水令》曲:“浅浅江梅驿使传,乱剪碎鹅毛片。”

  • 痼烟霞

    同“痼疾烟霞”。宋范成大《廛居久不见山今年益衰此兴亦阑矣》诗:“平生痼烟霞,岁晚成俗物。”

  • 把薪助火

    比喻增加对方的力量或是助长事态的发展。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二回:“刘备自从入川……其意甚是不善。今求军马钱粮,切不可与。如若相助,是把薪助火也。”又有【泼油救火】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四回:“况其亲兄庞柔

  • 王粲不归秦

    同“王粲滞荆州”。唐杜甫《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》:“接舆还入楚,王粲不归秦。”

  • 徐孺下陈蕃之榻

    形容虚席以待尊敬客人的光临。徐稚,字孺子,豫章南昌(今江西南昌)人,为当地名士。桓帝时,陈蕃为豫章太守,仰慕其德行,为了接待他,特为其专设一榻,徐稚离开后,即将榻吊起。后来许多官员竞相推荐徐稚到朝中任

  • 浣纱女

    南朝.宋.孔灵符(旧题晋.孔烨)《会稽记》:“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,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,先教习于土城山,山边有石,云是西施浣纱石。”(据《太平御览》卷四十七引)据说西施是诸暨县罗山的一位农村洗衣服

  • 鸣琴良宰

    源见“鸣琴化治”。称颂廉政的地方官。南唐李中《海城秋日抒怀寄朐山孙明府》诗:“鸣琴良宰挥毫士,应笑蹉跎身未酬。”

  • 遗绨袍

    源见“绨袍惠”。借指济人困厄。宋陆游《雨欲作步至浦口》诗:“宋清捐善药,须贾遗绨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