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焚骨扬灰

焚骨扬灰

也作“焚尸扬灰”。焚烧尸骨,扬弃骨灰。形容极端仇视。侯景(503-552年)字万景。南朝梁怀朔镇(今内蒙古包头东北)人。原为北魏定州刺史,后归梁,不久又举兵叛梁。夺取建康(南京),攻陷台城(宫城),困死武帝,改立简文帝。大宝二年(551年),侯景又废掉简文帝,立萧栋为帝,后又废萧栋而自立,改梁律为汉律,国号“汉”。侯景生性残忍、酷虐,军纪败坏,所到之处烧杀抢掠,建康(今江苏南京)几乎成为废墟,长江下游地区遭到极大破坏。大丧人心,终被梁将王僧辩、陈霸先击败,在狼狈逃跑途中为部属所杀。尸体送交王僧辩。在建康市街暴尸示众,百姓争先割肉吞食,焚骨扬灰,其首级送至江陵,世祖命挂在大木上示众,然后煮而漆之,交付武库。

【出典】:

梁书》卷56《侯景传》862页:“景退还吴郡,达松江,而侯瑱(tiàn天,也读zhèn,通“镇”)军掩至,景众未阵,皆举幡(fān翻,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)乞降。景不能制,乃与腹心数十人单舸(kě葛,大船)走,推坠二子于水,自沪渎(今上海市区的吴淞江)入海。至壶豆洲,前太子舍人羊鲲杀之,送尸于王僧辩。传首西台。曝尸于建康市,百姓争取屠脍(kuài快,切细的肉)啖(dàn淡,吃)食,焚骨扬灰。曾罹(lí离,遭遇不幸的事)其祸者,乃以灰和酒饮之。及景首至江陵,世祖命枭(xāo消,悬头示众)之于市,然后煮而漆之,付武库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孔平仲《续世说·李泌》:“肃宗欲敕诸将克长安日,发李林甫冢,焚骨扬灰。” 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语·烧坯》:“籍没其家,妻子同谋,法皆斩首,其母恨礼甚,又诣刑部请照陶和气例。凌迟后焚尸扬灰。”


连动 焚烧尸骨,扬弃骨灰。形容十分仇视。宋·孔平仲《续世说·李泌》:“肃宗欲敕诸将克长安日,发李林甫冢,~。”△多用于情感方面。→鞭尸三百。也作“焚尸扬灰”。


【词语焚骨扬灰】  成语:焚骨扬灰汉语词典:焚骨扬灰

猜你喜欢

  • 予末小子

    古代帝王对“先王”指称自己。语出《书.顾命》:“王再拜,兴,答曰:‘眇眇予末小子,其能而乱四方,以敬忌天威。’”《后汉书.明帝纪》:“诏曰:‘予末小子,奉承圣业,夙夜震畏,不敢荒宁。’”《亢仓子.政道

  • 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

    饮食:指食欲。男女:指性欲。 饥饿思饮食,成年思婚配,这是人生的重大欲望。 意谓具有食欲和性欲,是人类的本性。参见〔食色性也〕条。语出《礼记.礼运》: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”孔颖达疏:“饮食男

  • 誓以曒日

    《诗.王风.大车》:“谷则异室,死则同穴。谓予不信,有如曒日。”后因以“誓以曒日”谓同生死、共终生之誓言。《聊斋志异.黄九郎》:“女曰:‘能矢山河,勿令秋扇见捐,则唯命是听。’公乃誓以曒日,女不复拒。

  • 食肉班超

    源见“封侯万里”。谓能做高官封侯的人。宋秦观《和蔡天启赠文潜》:“要当食肉似班超,猛虎何曾窥案俎!”

  • 两鼠斗穴

    《史记.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伐韩,军于阏与。王召廉颇而问曰:‘可救不?’对曰:‘道远险狭,难救。’又召乐乘而问焉,乐乘对如廉颇言。又召问赵奢,奢对曰:‘其道远险狭,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,将勇者胜。’王

  • 翠袖殷勤捧玉钟

    翠袖:翠绿色衣袖。这里指代美女。殷勤:情意恳切深厚。玉钟:玉制的酒钟。 美女殷勤地把盏劝酒。语出宋.晏几道《鹧鸪天》:“彩袖殷勤捧玉钟,当年拚却醉颜红。”后多引作〔翠袖殷勤捧玉钟〕。元.王实甫《西厢

  • 如风过耳

    同“秋风过耳”。《南齐书.庐陵王子卿传》:“吾日冀汝美,勿得敕如风过耳。”见“东风吹马耳”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22:“把好言语~,一毫不理,只依着自己性子行去不改。”【词语如风过耳】  成语:如风过耳

  • 祖龙一炬

    《陈书.儒林传序》:“秦始皇焚书坑儒,六学自此缺矣。”(六学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易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春秋》)祖龙,秦始皇。秦始皇三十四年,下令焚毁民间所藏之诗经、尚书及百家书等。次年又坑杀咸阳诸生

  • 倾城看卫玠

    同“倾城看杀”。清宋琬《送宋牧仲别驾之黄州》诗:“侧闻佳公子,妙龄十五六。倾城看卫玠,群公夸荀彧。”

  • 何郎傅

    同“何郎粉”。元刘致《醉扶醉.赋粉团儿》曲:“晓镜青鸾影孤,正要何郎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