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灞桥诗思

灞桥诗思

源见“骑驴索句”。指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唤起诗情,写出佳作。清王摅《咏雪次东坡韵》:“闻道灞桥诗思好,朔风驴背手频叉。”


【典源】 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 卷七:“唐相国郑綮,虽有诗名,……或曰:‘相国近有新诗否?’对曰:‘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,此处何以得之?’盖言平生苦心也。”宋·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卷六十五引《古今诗话》亦载。明·程羽文《诗本事》:“诗思: 孟浩然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相国郑綮喜欢写诗,有人问他:“相国近来写有新诗吗?”郑綮回答:“我的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,在这里怎么会有诗兴?”表达了他平生作诗的苦心。灞桥本作霸桥,在今陕西长安县东。古时送客至此,折柳赠别。又记为唐代孟浩然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在真实情景下,文思奔涌,写出佳作。

【典形】 灞桥风雪、灞桥驴背、灞桥诗句、灞桥诗思、驴背无诗思、觅句灞桥、骑驴索句、桥边得句、诗情似灞桥、雪中骑驴、吟风雪、驴背诗肩、骑驴吟灞上、骑驴上灞桥、诗情灞桥生、诗兴属骑驴、诗在驴背上、蹇驴灞桥、雪里骑驴、风雪灞桥。

【示例】

[灞桥风雪] 宋·陆游《巴东遇小雨》:“从今诗在巴东县,不属灞桥风雪中。”

〔灞桥诗句〕 元·王行《如梦今·题雪景便面》:“满眼落花飞絮,回首琼林玉树。驴背是何人?得了灞桥诗句。”

〔灞桥诗思〕 清·王摅《咏雪次东坡韵》:“闻道灞桥诗思好,朔风驴背手频叉。”

〔驴背无诗思〕 明·高启《为石城朱氏题梅雪轩》:“年来驴背无诗思,醉踏尘埃空自愁。”

〔觅句灞桥〕 宋·陆游《作梦》:“结茅杜曲桑麻地,觅句灞桥风雪天。”

〔骑驴索句〕 宋·范成大《北门覆舟山道中》:“骑驴索句当年事,岁暮骚人不自聊。”

〔桥边得句〕 宋·范成大《李子永赴潥水过吴访别》:“犯寒书剑出春萝,风雪桥边得句多。”

〔诗情似灞桥〕 宋·陆游《秋夜》:“老来万事浑非昔,惟有诗情似灞桥。”

〔雪中骑驴〕 宋·苏轼《赠写真何充秀才》:“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,皱眉吟诗肩耸山。”

〔吟风雪〕 清·程光贞 《蹇驴行》:“只宜骑汝霸桥边,高耸诗肩吟风雪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邵圃瓜

    同“邵平瓜”。元 赵孟?《玉山与郯九成自姑苏来吴兴僧可传邀余陪游弁山之黄龙洞》诗:“堪种茅山术,宜栽邵圃瓜。”

  • 沾寒具

    源见“桓玄寒具油”。谓沾上食物的油污。形容观赏书画,小心珍爱。清唐孙华《和同年狄向涛太史园居》:“书画任摩挲,但勿沾寒具。”

  • 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

    兕( ㄙˋ sì ):雌犀牛。柙( ㄒㄧㄚˊ xiá ):关野兽的笼子。椟( ㄉㄨˊ dú ):匣子。 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,龟壳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,这是谁的过错? 意谓看守者失职,要对上

  • 拆破玉笼飞彩风,顿开金锁走蛟龙

    拆破:一作“摔破”、“撞碎”、“捶碎”。顿开:用力拉开。一作“掣开”。 比喻冲出牢笼,走向自由天地。语出元.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三折:“不知就里优神通,孔明令我到江东,几时得摔破玉笼飞彩凤,顿开金锁走

  • 擘钗

    唐.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唯将旧物表深情,钿合金钗寄将去。钗留一股合一扇,钗擘黄金合分钿。”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名篇《长恨歌》中,用钗擘钿分描绘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离别之恨。后以“擘钗”喻夫妻离散之典。宋.朱

  • 鼎气

    《史记.封禅书》:“天子使使验问巫得鼎无奸诈,乃以礼祠,迎鼎至甘泉,从行,上荐之。至中山,曣㬈,有黄云盖焉。”后因以“鼎气”指国运昌隆的吉祥之兆。唐杨炯《庭菊赋》:“乃有邕乡贵族,薛县名家,共汾河之鼎

  • 末由也已

    见〔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〕。【词语末由也已】  成语:末由也已汉语大词典:末由也已

  • 南枝北枝

    唐.白居易《白氏六贴.梅.南枝》:“大庾岭上梅,南枝落,北枝开。”梅南枝向阳,北枝受寒,故开有先后。后比喻苦乐殊异,或用以咏梅。唐.李峤《鹧鸪》诗:“可怜鹧鸪飞,飞向树南枝。南枝日照暖,北枝霜露滋。”

  • 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

    君子饮食不要求满足,居住不要求安逸。 意谓君子胸怀大志,对生活要求不高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:“子曰:‘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’”宋.赵与时《宾退录》卷九

  • 更仆

    同“更仆难数”。宋曾巩《戏呈休文屯田》诗:“已闻清论至更仆,更读新诗欲焚砚。”亦指计算,计数。清沈涛《交翠轩笔记》卷一:“文中别体字甚多,难以更仆。”高燮《题变雅楼三十年诗徵》诗:“欲攻未攻又瑟缩,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