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”。《水浒传》二回:“娘道:‘我儿,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,只恐没处走。’”【词语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】 成语: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汉语大词典: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
《文选》卷二六收有晋潘岳任县令时写的《在怀县作》诗二首。后因以“怀县作”喻指县令的诗作。唐独孤及《酬常郿县见赠》诗:“辞后读君怀县作,定知三岁字犹新。”
源见“拔赵帜易汉帜”。借指克敌致胜。唐李商隐《为举人上翰林萧侍郎启》:“秦人屡出,自欲焚舟;楚卒数奔,谁教拔斾?”
源见“绝妙好辞”。隐语,谓好辞。指优美的文辞。清黄遵宪《浪华内田九成以所著名人书画款识作绝句》之四:“外孙虀臼始曹娥,后起辞工数老坡。”
见“寡不敌众”。戚其章《甲午战争史》7章:“(日军)哨兵知~,以信号求援。”【词语众寡难敌】 成语:众寡难敌
同“商山四皓”。唐司空图《漫书》诗之五:“四翁识势保安闲,须为生灵暂出山。”【词语四翁】 汉语大词典:四翁
见闻广博:无所不见,无所不闻。《文选.班固.西都赋》:“元元本本,殚见洽闻。”张铣注:“殚( ㄉㄢ dān 单),尽也;洽,遍也。”并列 见闻广博,无所不见无所不闻。语出汉·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元元
源见“乘轩鹤”。戏称自己与友人出行。唐孟浩然《夏日与崔二十一同集卫明府宅》诗:“舞鹤乘轩至,游鱼拥钓来。”
《汉书.原涉传》:“郡国诸豪及长安、五陵诸为气节者皆归慕之。”唐.颜师古注:“五陵,谓长陵、安陵、阳陵、茂陵、平陵也。”五陵,即长安北汉帝五座陵墓之称。汉时五陵地方居住的尽是纨袴豪侠轻薄子弟。后用称官
唐.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诗:“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……”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写诗,十分注重从人民当中,从丰富多采的生活中,不断吸取新的、活的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现形式;十分注重诗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