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浑俗和光

浑俗和光

同“和光同尘”。元王实甫西厢记》一本二折:“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,真一味风清月朗。”


并列 不露自己锋芒,与众人混同。语本《老子》:“和其光,同其尘。”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1本2折:“俺先人甚的,是~,真一味风清月朗。”△用于形容人的随俗。→入乡随俗 ↔格格不入。也作“混俗和光”。


【词语浑俗和光】  成语:浑俗和光汉语词典:浑俗和光

猜你喜欢

  • 震地瓦声

    同“武安振瓦”。清 丘逢甲《疾风甚雨海山苍茫》诗:“震地瓦声飞汉屋,雨空鞭血断秦桥。”

  • 亭伯流离

    同“亭伯投荒”。唐李白《单父东楼秋夜》诗:“屈平憔悴滞江潭,亭伯流离放辽海。”

  • 黄垆涕泪

    源见“黄公酒垆”。谓痛悼亡友。柳亚子《赠王若飞夫人李培芝女士兼及黑茶山殉难诸友》诗:“黄垆涕泪无穷恨,青史勋名有道碑。”

  • 知时鹤

    《淮南子.说山训》:“鸡知将旦,鹤知夜半,而不免于鼎俎。”东汉.高诱注:“鹤夜半而鸣也,以无智谋不能免于鼎俎。”“鹤知夜半,而不免于鼎俎,”这意思是说,鹤虽知时,但缺少智谋,因此最终难免被人杀而食用。

  • 吹毛索瘢

    同“吹毛求疵”。清 邹弢《三借庐笔谈.杨文乾》:“田(田文镜)以为讪己,愈恶之,每见嗔喝,吹毛索瘢。”见“吹毛求疵”。清·邹弢《三借庐笔谈·杨文乾》:“田(田文镜)以为讪己,愈恶之,每见嗔喝,~。”【

  • 琴心求凰

    源见“琴挑文君”。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。清 叶申芗《金缕曲.抚琴图》词:“欲寄琴心求凰意,盼得远山眉好。”

  • 陂量

    同“陂湖禀量”。宋周必大《次韵沈世得抚幹川咏轩》:“频惭陂量容,未为俗驾勒。”【词语陂量】   汉语大词典:陂量

  • 天子无戏言

    戏:开玩笑。 天子说话不可以开玩笑。 旧时认为帝王庄严神圣,故出言必慎。语出《吕氏春秋.重言》:“成王与唐叔虞燕居,援梧叶以为珪,而授唐叔虞曰:‘予以此封汝。’叔虞喜,以告周公。周公以请曰:‘天子

  • 岸谷之变

    源见“陵谷”。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。清顾炎武《贞烈堂记》:“属当岸谷之变,门户衰微,无能光大其业。”【词语岸谷之变】  成语:岸谷之变汉语大词典:岸谷之变

  • 谤木

    见“诽谤之木”条。【词语谤木】   汉语大词典:谤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