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泣笋

泣笋

三国志.吴书.孙皓传》“右大司马丁奉、司空孟仁卒”下裴松之注引《楚国先贤传》:“宗母嗜笋(孟宗字恭武,江夏人,本名宗,因避孙皓字元宗之讳,改名为孟仁),冬节将至。时笋尚未生,宗入竹林哀叹,而笋为之出,得以供母,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。累迁光禄勋,遂至公矣。”

三国时,吴人孟宗性至孝。他的母亲冬天想吃鲜竹笋,孟宗便到竹林中去哭泣,竹笋竟然破土生出来。后因用为咏孝子的典故。

北周.庾信《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》:“忠泉出井(见“拜井出泉”),孝笋生庭。”(《庾子山集》卷十三)南朝宋.谢灵运《孝感赋》:“孟积雪而抽笋,王断冰以鲙鲤(见“剖冰求鲤”)。”前句即用孟宗事。

元人郭居敬把这个故事辑入《二十四孝》一书,故俗又称为“哭竹生笋”。鲁迅《朝花夕拾.二十四孝图》:“‘哭竹生笋’,就很可疑,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上帝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焚如之祸

    《易.离》:“焚如。”王弼注:“其明始进,其炎始盛,故曰焚如。”后以焚如之祸谓遭受火烧的灾祸。《三国志.明帝纪三》:“人神弗祐,而非罪师丹忠正之谏,用致丁、傅焚如之祸。”唐.王勃《三国论》:“则东京焚

  • 盛服先生

    《礼记.中庸》:“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,以承祭祀。”孔颖达疏:“盛饰服装。”古代儒者戴儒冠,着儒服,衣冠齐整,故称儒者为“盛服先生”。《汉书.路温舒传》:“秦之时,羞文学,好武勇,贱仁义之士,贵治狱之吏

  • 木直自寇

    《庄子.人间世》:“山木自寇也,膏火自煎也。”唐.陆德明《经传释文》:“司马(彪)云:‘木为斧柄,还自伐;膏起火,还自消。’崔(譔)云:‘山有木,故火焚也。’”寇,砍伐。树木因生长得直而成材,反而自己

  • 健儿胜腐儒

    《史记.黥布传》:“项籍死,天下定,上置酒。上折随何之功,谓何为腐儒,为天下安用腐儒。”汉刘邦曾说过打天下不需要无用的儒生,要的是能争贯战的勇士。后遂用为咏乱世儒生无能为之典。要勇士,不需要无用的儒生

  • 虞翊增灶

    指在行军中以增灶的办法来迷惑敌人,并用以形容所处的条件不同,采取的方法也不相同。虞翊,字升卿,陈国武平(今河南鹿邑县)人。安帝时,西羌反,邓太后以虞翊为武郡(今甘肃成县)太守,备羌胡。他在赴任途中,遇

  • 白玉楼成

    唐.李商隐《李长吉小传》:“长吉将死时,忽昼见一绯衣人,驾赤虬,持一板,书如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,云:当召长吉。长吉了不能读,歘下榻叩头,言:“阿瓕(音nǎi,同奶;阿奶,母亲的意思)老且病,贺不愿去。

  • 王戎似电

    源见“岩下电”。比喻人目光炯炯有神。唐羊昭业《皮袭美见留小宴次韵》:“王戎似电休推病,周?才醒众却惊。”

  • 郢路

    源见“曲高和寡”。喻指歌坛文场。唐骆宾王《上齐州张司马启》:“虽雅调清歌,诚寡和于郢路。”唐李白《感遇》诗之四:“巫山赋彩云,郢路歌《白雪》。举国莫能和,巴人皆卷舌。”【词语郢路】   汉语大词典:郢

  • 拔葵守介

    源见“拔葵去织”。指为官清廉自守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嗔鲊封还》:“何不学拔葵守介公仪相?何不学拾李还邻宋就卿?”

  • 百城睥睨

    同“百城书拥”。清归庄《过万年少淮浦隰西草堂次元韵题赠》之二:“八阵纵横五彩笔,百城睥睨一床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