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宋史.贾黄中传》:“黄中幼聪悟,方五岁,玭每旦令正立,展书卷比之,谓之‘等身书’,课其诵读。”玭为贾黄中父。“等身书”本谓与身高相等的一段卷子,后遂指叠起来与身高相等的书籍,形容读书之多。清周亮工《
老成:阅历丰富。练达:通晓人情世故。康熙四十年(1701年)三月,给事中(清代属都察院,与御史同为谏官)马士芳弹劾湖北布政使(清代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官)任风厚年纪太老。因此特调他到京师来由官员引导拜见
马的牙齿随年龄而添换,故看马齿就可知马的年龄。《谷梁传.僖公二年》:“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:‘璧则犹是也,而马齿加长矣。,”后遂以“马齿长”自谦年岁徒增。参见“马齿徒增”条。
谓见解孤立,无可与谋。后也用以形容人性情孤傲,不易合群。《三侠五义》六九回:“原来此人姓杜名雍,是个饱学儒流,一生性气刚直,又是个落落寡合之人。”亦作“落落难合”。《后汉书.耿弇传》:“将军前在南阳建
《三国志.吴书.陆凯传》:“孙皓徙都武昌,扬土百姓溯流供给,以为患苦,又政事多谬,黎元穷匮。凯上疏曰:‘……且童谣言:“宁饮建业水,不食武昌鱼;宁还建业死,不止武昌居。”……知民所苦也。’”三国吴主孙
《论语.微子》:“楚狂接舆,歌而过孔子,曰:‘凤兮凤兮,何德之衰。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已而已而,今之从政者殆而。’孔子下,欲与之言,趋而避之,不得与之言。”邢昺疏:“接舆,楚人,姓陆名通,字接舆也
源见“鹡鸰在原”。喻兄弟同来。清袁枚《二月中似村公子过白下值予游杭州不获相见》诗:“春梦过时蝴蝶老,好风吹处脊令飞。”
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孔子既祥,五日弹琴而不成声,十日而成笙歌。”又《丧服四制》:“祥之日,鼓素琴,告民有终也。”郑玄注:“鼓素琴,始存乐也。三年不为乐,乐必崩。”后因以“祥琴”指居亲丧祭祀弹奏哀乐。宋
源见“杖家”。指六十岁。明唐顺之《希周兄八十》诗:“三十年前事未遥,兄时乡杖我垂髫。”【词语乡杖】 汉语大词典:乡杖
源见“南山种豆”。咏田间劳作。宋苏轼《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怀子由》诗:“典衣自种一顷豆,那知积雨生科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