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杏林

杏林

晋.葛洪《神仙传.董奉》:“董奉者,字君异,侯官人也。吴先主时,有少年为奉本县长,见奉四十余,不知其道。……(奉)后还豫章(即今南昌市)庐山下居(一说隐居于安徽凤阳县杏山)……奉居山不种田,日为人治病,亦不取钱,重病愈者,使栽杏五株,轻者一株,如此数年,计得十万余株,郁然成林。乃使山中百禽群兽,游戏其下。卒不生草,常如芸治也。”

董奉为人治病不收钱,却使愈者栽杏树,数年之间,栽了十万余株,蔚然成林。因董奉在此修炼成仙,故称为“董仙杏林”。

后因以“杏林春满”,“誉满杏林”等称颂医术精良,又称“杏林”为药铺。《醒世恒言》卷二十六:“药按韩康无二价,杏栽董奉有千株。”


杏林”指代良医。“杏林春满”、“誉满杏林”等语都是称颂医术高明的。“杏林”与良医、医术有什么联系呢?

三国时吴国有个叫董奉的医生,他隐居在庐山,因其医术精湛,总有人找他看病。董奉给人医治从不收钱,病轻者治好后,被要求种一棵杏树,病重者治愈后,则被要求种五棵杏树。这样日子一久,小树长大就蔚然成林了。因此,后世遂以 “杏林”代指医家。

董奉的事见 《神仙传》。


【词语杏林】   汉语词典:杏林

猜你喜欢

  • 邪径败良田,谗口乱善人

    邪:通“斜”。败:坏。 歪斜的小路会把良田破坏,毁谤的语言会使好人受屈。语出《汉书.五行志中》:“成帝时,歌谣又曰:‘邪径败良田,谗口乱善人。桂树华不实,黄爵巢其颠。故为人所羡,今为人所怜。’”《旧

  • 庭实旅百

    形容庭中陈列物品的众多。《左传.庄公二十二年》:“庭实旅百,奉之以玉帛,天地之美具焉。”旅:陈。百:言其多。

  • 迎代邸

    《汉书.文帝纪》:“高后崩,诸吕谋为乱,欲危刘氏。丞相陈平、太尉周勃、朱虚侯刘章等共诛之,谋立代王。……遂即天子位。群臣以次侍。使太仆婴、东牟侯兴居先清宫,奉天子法驾迎代邸。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。”汉文

  • 捕虏

    《后汉书》卷二十二《马武传》:“世祖即位,以武为郎中、骑都尉,封山都侯。建成四年,与虎牙将军盖延等讨刘永,武别击济阴,下成武、楚丘,拜捕虏将军。”后汉名将马武以战功封捕虏将军。后遂用为咏名将之典。唐.

  • 邺侯书

    唐韩愈《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》诗:“邺侯家多书,插架三万轴。一一悬牙签,新若手未触。为人强记览,过眼不再读。伟哉群圣文,磊落载其腹。”又宋王应麟《困学纪闻.考史》:“李泌(唐 贞元中累封邺侯)父承休,聚

  • 清啸戍楼

    源见“刘琨啸”。形容镇定自若,从容退敌。清吴伟业《送纪伯紫往太原》诗:“相依刘越石,清啸戍楼中。”【典源】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在晋阳,尝为胡骑所围数重,城中窘迫无计,琨乃乘月登楼清啸,贼闻之,皆凄然长

  • 倾巾漉

    源见“酒漉纱巾”。用头巾滤酒取饮。形容洒脱不羁的生活方式。唐白居易《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》诗:“未暇倾巾漉,还应染指尝。”

  • 鹤归故里

    同“鹤归华表”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.癸亥九日》词:“鹤归故里空悲咤,叹原头、累累高冢,落英凋谢。”

  • 左辅右弼

    《孔丛子.论书》:“王者前有疑,后有丞,左有辅,右有弼,谓之四近。”后以“左辅右弼”指帝王或太子左右的辅佐近臣。晋潘尼《乘舆箴》:“左辅右弼,前疑后丞。一日万机,业业兢兢。”并列 辅、弼,辅佐。①辅政

  • 庑下梁鸿

    源见“梁鸿赁庑”。指赁屋而居,劳作而食的贤士。清 王庆澜《八不就.咏怀》套曲:“忒可怜生,忒可憎生,还不是庑下梁鸿,只算做一点点浮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