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有名无实

有名无实

原指有名望而无财富,后来泛指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。春秋时期,韩起主持晋国政务以后,为自己的贫穷而发愁。大夫叔向却向他祝贺。韩起说,我虽然有正卿之名,却没有与此地位相称的财物,无法和其他卿大夫相比,所以才感到忧虑,而你却向我祝贺,这是什么缘故?叔向说:“从前栾武子担任晋国上卿,但他没有一卒之田,所居之处连祭祀先祖用的祭品都摆设不起,而他实行德政,使得诸侯和少数民族都望风归顺。现在您象栾武子那样贫穷,我想您也会象他那样推行德政,所以表示祝贺。如果不多考虑行德,而忧财富不足,吊丧还来不及呢,那里还能祝贺?”叔向的一席话,使韩起顿时醒悟,急忙向他叩头称谢。并说:“我几乎要灭亡了,因为您的开导才得以生存,不只是我,我们韩氏宗族都感谢您的恩赐。”

【出典】:

国语·晋语》:“叔向见韩宣子,宣子忧贫,叔向贺之。宣子曰:‘吾有卿之名,而无其实,无以从二三子,吾是以忧,子贺我何故?’……。”

【例句】: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循吏列传·黄霸传》:“并行伪貌,有名亡实。” 西晋·陆机《五等诸侯论》:“割削宗子,有名无实,天下旷然,复袭亡秦之轨矣。”


并列 空有名义或名声而没有实际内容。语本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吾有卿之名,而无其实。”清·宣鼎《夜雨秋灯录·骗子》:“如果真正佳人,何妨重价,第恐~耳。”△贬义。用于徒有其名者。→名存实亡 名不副实名不符实 龟毛兔角 缘名失实 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 ↔名不虚传 名副其实。也作“有名亡实”、“有声无实”。


【词语有名无实】  成语:有名无实汉语词典:有名无实

猜你喜欢

  • 潘县花发

    源见“河阳一县花”。指出任县官。唐卢纶《送黎燧尉阳翟》诗:“潘县花添发,梅家鹤暂来。”

  • 漆园蝶

    源见“庄周梦蝶”。指美好的梦境。漆园,指庄子,因庄子曾为漆园吏。宋侯寘《醉落魄.梅花似雪》词:“夜阑火冷孤灯灭。雪意梅情,分付漆园蝶。”

  • 为而弗恃

    意谓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。 原是形容大自然的美德。 后也用以歌颂帝王之盛德。语出《老子》二章:“万物作而弗始,生而弗有,为而弗恃,功成而弗居。”《隋书.北狄传.论》:“圣人奇谋潜运,神机密动,遂使

  • 侯门一入深如海,从此萧郎是路人

    侯门:旧指富贵之家。萧郎:古代妇女称其所欢之辞。路人:陌生的人。 旧指女子嫁给富贵人家后,就和原先的情人断绝了来往。语出唐.崔郊《赠婢》:“侯门一入深如海,从此萧郎是路人。”《今古奇观.裴晋公义还原

  • 撞郎

    《后汉书.钟离意传》:“(明帝)尝以事怒郎药崧,以杖撞之。崧走入床下,帝怒甚,疾言曰:‘郎出!郎出!’崧曰:‘天子穆穆(端庄的样子),诸侯煌煌(光辉的样子),未闻人君,自起撞郎。’帝赦之。”东汉时,郎

  • 伯鸾歌

    同“伯鸾吟”。金元好问《出都》诗:“汉宫曾动伯鸾歌,事去英雄可奈何!”

  • 谏而剖腹

    殷比干因进谏纣王而遭剖腹之祸。《史记.殷本纪》:“比干曰:‘为人臣者,不得不以死争。’乃强谏纣。纣怒曰:‘吾闻圣人心有七窍。’剖比干观其心。”

  • 欲倾家酿

    ①刘惔倾酿

  • 祢刺

    源见“祢衡怀刺”。谓士人耿介有节操,不愿奔走权门。唐黄滔《与蒋先辈启》之二:“足以雪曩岁之湮沉,恢张祢刺;壮平生之意气,弃掷终?。”【词语祢刺】   汉语大词典:祢刺

  • 鹤孤华表

    同“鹤归华表”。清纳兰性德《眼儿媚》词:“今来忍见,鹤孤华表,人远罗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