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文臣不爱钱,武臣不惜死

文臣不爱钱,武臣不惜死

文官为政清廉,武官不惜性命。 旧时认为是国家兴盛太平的标帜。语出《宋史.岳飞传》:“或问天下何时太平?飞曰:‘文臣不爱钱,武臣不惜死,天下太平矣。’”明.王文禄《庭闻述略》:“文臣不爱钱,武臣不惜死。此太平十字经也。”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二卷二一章:“杨嗣昌说:‘昆山(左良玉字),你说是武官不怕死,文官不爱钱,确是十分重要。’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秦台镜

    同“秦庭朗镜”。唐杜甫《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》诗:“梁狱书应上,秦台镜欲临。”闽徐夤《咏怀》:“借取秦宫台上镜,为时开照汉妖狐。”

  • 形容枯槁

    见〔颜色憔悴,形容枯槁〕。主谓 形体消瘦,面容憔悴。语出《楚辞·渔父》:“屈原既放,游于江潭,行吟泽畔,颜色憔悴,形容枯槁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~,面目黧黑,状有归色。”△多形容人的形体、容貌。→

  • 三杰

    《史记.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曰:‘公知其一,未知其二。夫运筹策帷帐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。镇国家,抚百姓,给餽饟,不绝粮道,吾不如萧何。连百万之军,战必胜,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此三者,皆人杰也

  • 骂坐

    源见“灌夫骂坐”。指酗酒任性辱骂同座之人。表示刚直不谀,或谓粗莽无术。清黄宗羲《陈夔献五十寿序》:“里中有以骂坐自喜,胜流多为所绌。”【词语骂坐】   汉语大词典:骂坐

  • 大槐安国

    唐代李公佐传奇《南柯太守传》说,有个叫淳于棼的人,一天醉卧槐树下,梦入大槐安国,娶公主,出任南柯太守,荣贵无比。后来公主死,他被遣归,梦醒后才知,所游其实是大槐树下的蚁穴。后代用来比喻富贵权势变幻无常

  • 铜马帝

    《后汉书.光武帝纪上》:“光武击铜马(指农民起义军铜马军)于鄡……悉将降人分配诸将,众遂数十万,故关西号光武为铜马帝。”后因称汉光武帝刘秀为“铜马帝”。清吴伟业《读光武纪》诗:“始知铜马帝,远胜执金吾

  • 游岱

    《文选.刘桢〈赠五官中郎将〉诗》:“常恐游岱宗,不复见故人。”李善注引《援神契》:“太山,天帝孙也,主召人魂。”按,太山,即泰山,一名岱宗。后因以“游岱”谓人死亡。明王世贞《题扇》乙之四:“其人有工临

  • 仲蔚爱穷居

    源见“仲蔚蓬蒿”。谓安贫乐道。晋陶潜《咏贫士》之六:“仲蔚爱穷居,绕宅生蒿蓬。”

  • 雁使

    源见“雁足书”。指传送书信的人。唐乔知之《从军行》:“宛转结蚕书,寂寞无雁使。”【词语雁使】   汉语大词典:雁使

  • 击琴

    参见:捶琴【词语击琴】   汉语大词典:击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