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戴盆望天

戴盆望天

头上扣着盆子,想要看天,却无法看到。西汉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中说:“我少年时就具有难以约束的性格,长大后在家乡也没有什么名声。幸而皇上因为我父辈的缘故,让我有机会贡献自己微不足道的技艺,能够在宫禁里出入。我认为头上扣着个盆子,怎能望见天空呢,所以我断绝了宾客的交往,忘掉了家庭私事,日夜想着如何竭尽自己微薄的力量,专心致志地在朝廷供职,来博取主上的欢心。”后以“戴盆望天”为典,或指事不可兼施;或喻方法不对头,难以达到目的;或形容难以出头,心怀苦闷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2《司马迁传》2729页:“仆少负不羁之才,长无乡曲之誉,主上幸以先人之故,使得奉薄技,出入周卫(侍卫周密之地,指皇宫禁地)之中。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,故绝宾客之知,忘家室之业,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,务一心营职,以求亲媚于主上。”

【例句】:

汉·焦延寿《易林·小过之蛊》:“戴盆望天,不见星辰。” 南朝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第五伦传》:“苦身待士,不如为国;戴盆望天,事不两施。” 唐·卢照邻《五悲·悲人生》:“何异夫戴盆望天,倚杖逐日;苍苍之气未辨,昭昭之光已失。” 唐·杜牧《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》:“照胆常悬镜,窥天自戴盆。” 唐·杜牧《忆游朱坡四韵》:“如今归不得,自戴望天盆。” 唐·罗隐《临川投穆中丞》:“试将生计问蓬根心委寒灰首戴盆。” 唐·聂夷中《客有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》:“我亦二十年,直似戴盆行。” 唐·邵谒《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》:“白日不得照,戴天如戴盆。” 宋·王安石《舒州被召试不赴》:“戴盆难与望天兼,自笑虚名亦自嫌。” 金·元好问:《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》:“翠被匆匆见执鞭,戴盆郁郁梦瞻天。” 清·钱谦益《早发雄县次稼轩韵》:“戴盆莫怪频瞻望,也是城南尺五天。”


连动 比喻愿望不能达到。语本汉·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。”注:“言人戴盆,则不得望天,望天则不得戴盆,事不可兼施。”唐·卢照邻《五悲·悲人生》:“何异夫~,倚杖逐日;苍苍之气未辨,昭昭之光已失。”△工作方法之语。→伏而咶天


【典源】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仆少负不羁之才,长无乡曲之誉,主上幸以先人之故,使得奉薄技、出入周卫之中。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,故绝宾客之知,忘家室之业,日夜思竭其不尚之材力,务一心营职,以求亲媚于主上。”如淳注:“头戴盆则不得望天,望天则不得戴盆,事不可兼施。”

【今译】 汉代谚语有“戴盆望天”一语,指头顶着盆子望不见天,望天则不得顶盆子,两件事不可同时施行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行为与目的相悖,难以实现; 也形容难以出头,心怀苦闷。

【典形】 戴盆、戴盆望天、窥天戴盆、首戴盆、望天盆。

【示例】

〔戴盆〕 金·元好问《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》之一:“翠被匆匆见执鞭,戴盆郁郁梦瞻天。”

〔戴盆望天〕 宋·王安石《舒州被召试不赴》:“戴盆难与望天兼,自笑虚名亦自嫌。”

〔窥天戴盆〕 唐·杜牧《昔事文皇帝》:“照胆常悬镜,窥天自戴盆。”

〔首戴盆〕 唐·罗隐《临川投穆中丞》:“试将生计问蓬根,心委寒灰首戴盆。”

〔望天盆〕 唐·杜牧《忆游朱坡》:“如今归不得,自戴望天盆。”


【词语戴盆望天】  成语:戴盆望天汉语词典:戴盆望天

猜你喜欢

  • 冀群

    源见“马空冀北”。冀北马群,喻良材。明何景明《送石秀才下第还赵州》诗:“荆玉已三献,冀群当一空。”【词语冀群】   汉语大词典:冀群

  • 老蚕作茧

    比喻人老了仍不得闲适。宋代苏轼《石芝》诗:“老蚕作茧何时脱?梦想至今空激烈。”见“作茧自缚”。宋·苏轼《石芝》:“~何时脱?梦想至人空激烈。”【词语老蚕作茧】  成语:老蚕作茧汉语大词典:老蚕作茧

  • 栉比鳞臻

    同“栉比鳞次”。唐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六:“真娘者,吴国之佳人也,时人比于钱塘苏小小。死葬吴宫之侧,行客感其华丽,竞为诗题于墓树,栉比鳞臻。”见“栉比鳞次”。臻,聚集。【词语栉比鳞臻】  成语:栉比鳞臻

  • 藏之名山,传之同好

    见〔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〕。

  • 三影郎中

    宋.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.张子野》引《遯斋闲览》:“张子野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,宋子京尚书奇其才,先往见之。遣将命者谓曰:‘尚书欲见“云破月来花弄影”郎中。’子野屏呼曰:‘得非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尚书耶

  • 弃?者

    同“弃?生”。明李梦阳《潼关》诗:“满眼非无弃?者,寄言军吏莫嗔颜。”

  • 尧战丹水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六三引《六韬》:“尧伐有扈,战于丹水之浦。”《吕氏春秋.召类》:“兵所自来者六矣:尧战丹水之浦,以服南蛮;舜却苗民,更易其俗;禹攻曹魏,屈骜有扈,以行其教。三王以上,固皆用兵也。”《淮南子

  • 折冲之才

    源见“折冲樽俎”。指掌握文韬武略能克敌制胜的人才。梁启超《变法通议.论科举》:“兵法有科,则多折冲之才矣。”

  • 裴公还带

    唐丁用晦《芝田录.裴度》载:传说唐代裴度少时游香山寺,拾得三条玉带、一条犀带。这些珍贵物品是一个妇女为营救他父亲出狱特地向别人借的,不幸丢失。裴度在原地守候,一直等到这个妇女来寻找时还给了她。后以“裴

  • 秾华

    《诗.召南.何彼秾矣》:“何彼秾矣,唐棣之华。”郑玄笺:“何乎彼戎戎者,乃栘之华。兴者,喻王姬颜色之美盛。”后因以“秾华”喻指公主等女子青春美貌。唐元稹《七女封公主》:“虽秾华可尚,出阁未期;而汤沐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