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常林考囚

常林考囚

三国志.魏书.常林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曰:“林性既清白,当官又严。少府寺与鸿胪对门,时崔林为鸿胪。崔性阔达,不与林同,数闻林撾吏声,不以为可。林夜撾吏,不胜痛,叫呼敖敖彻曙。明日,崔出门,与林车相遇,乃啁林曰:‘闻卿为廷尉,尔邪?’林不觉答曰:‘不也。’崔曰:‘卿不为廷尉,昨夜何故考囚乎?’林大惭,然不能自止。”

三国时,魏常林虽为官清白,但对待下吏却十分严苛。他经常因下属之过错而实行拷打。虽经崔林讽谕,终不能改。后因用为讽咏严吏之典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燕然笔

    源见“勒铭燕然”。指歌颂战功的文笔。唐羊士谔《送张郎中副使自南省赴凤翔幕府》诗:“当奋燕然笔,铭功向陇头。”【词语燕然笔】   汉语大词典:燕然笔

  • 斗筲之人,何足选也

    斗筲( ㄕㄠ shāo ):斗和筲都是古代较小的容器。比喻人的才短识浅。选( ㄙㄨㄢˋ suàn ):通“算”,数。 这班器识狭小的人,算得什么? 表示对人轻视蔑视之辞。语出《论语.子路》:“

  • 爽气西山

    源见“拄笏看山”。形容人狂放不羁,不屑问俗事。清徐作肃《秋过南村》诗:“爽气西山玉麈柄,荣名北阙锦盘陀。”

  • 陈登上下床

    源见“元龙高卧”。比喻地位高下悬殊。宋朱槔《三山次潘静之升书记韵》:“且倾徐邈圣贤酒,不问陈登上下床。”

  • 螳螂劲斧

    源见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。喻祸患,侵凌。三国 魏曹植《蝉赋》:“苦黄雀之作害兮,患螳螂之劲斧。”

  • 中山酿

    同“中山酒”。清王士禛《曹升六谢千仞携酒过饮宋牧仲张杞园亦至同赋长句》之二:“唯应中山酿,供我千日醉。”

  • 铜琶大江

    源见“铁板铜琶”。借指豪放激越的吟唱。清姚燮《醉太平.题蒋莲帆赤壁秋泛图》词:“风高夜凉,月昏斗黄,有人舞袖低昂,唱铜琶大江。”

  • 桓山之泣

    同“桓山之悲”。《梁书.元帝纪》:“惵惵黔首,路有衔索之哀;蠢蠢黎民,家陨桓山之泣。”【词语桓山之泣】  成语:桓山之泣汉语大词典:桓山之泣

  • 蒹葭倚玉

    同“蒹葭玉树”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十七:“小女娇痴慕学,得承高贤不弃,今幸结此良缘,蒹葭倚玉,惶恐惶恐。”见“蒹葭倚玉树”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17:“今幸结此良缘,~,惶恐惶恐。”【词语蒹葭倚玉】  成

  • 鞠躬如也

    鞠躬:曲身。如:语末助词,相当于“然”。 形容谨慎恭敬的样子。语出《论语.乡党》:“入公门,鞠躬如也。……摄齐升堂,鞠躬如也。……执圭,鞠躬如也。”宋.吴聿《观林诗话》:“近世丁谓诗有‘天门深九重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