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声气相求”。《隋唐演义》八九回:“兄今因许公而识张公,自然是声气相投,定行见用于世,各著功名,可胜欣赏。”见“声气相求”。《隋唐演义》89回:“兄今因许公而识张公,自然~,定行见用于世,各著功名,
同“胯下之辱”。唐李群玉《献王中丞》诗:“张仪会展平生舌,韩信那惭跨下羞。”【词语跨下羞】 成语:跨下羞
聿( ㄩˋ yù ):语助词,用在句首或句中,无义。修:修明,发扬。厥:其: 意谓发扬美德。语出《诗.大雅.文王》:“无念尔祖,聿修厥德。”唐.柳泽《上睿宗书》:“使观过务善,居宠思危,庶夙夜惟寅
《后汉书.陈寔传》:“陈寔字仲弓,颍川许人也。”“司空黄琼辟选理剧,补闻喜长,旬月,以朞丧去官。复再迁除太丘长。修德清静,百姓以安。”东汉陈寔,德行极高,誉满天下,因其曾任太丘长,故称,陈太丘。后用为
源见“半面不忘”。只见过一次面的交往。指相交不深。宋陈师道《代上郭漕启》:“顾无半面之交,空怀鄙意;复托二天之赐,敢后众人。”《封神演义》第六二回:“我与道友未有半面之交,此语从何而来?”见“半面之旧
见〔君子于其言,无所苟而已〕。
《战国策.燕策一》:“臣邻家有远为吏者,其妻私人(与人私通)。其夫且归,其私之者(奸夫)忧之。其妻曰:‘公勿忧也,吾已为药酒以待之矣。’后二日,夫至。妻使妾奉卮酒进之。妾知其药酒也,进之则杀主父,言之
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谓怀才待遇。宋刘筠《许洞归吴中》诗:“荆山待价何忧晚,龟手犹期裂地酬。”
晋.葛洪《神仙传》卷三《河上公》:“(河上)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。帝读《老子经》颇好之,敕诸王及大臣皆诵之,有所不解数事,时人莫能道之。闻时皆称河上公解《老子经》义旨,乃使赍所不决之事以问。公曰:‘道尊
源见“原宪贫”。指穷人的简陋居室或贫寒之家。南朝 梁江淹《狱中上建平王书》:“下官本蓬户桑枢之人,布衣韦带之士。”【词语蓬户桑枢】 成语:蓬户桑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