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宴镐

宴镐

源见“周王宴镐”。谓天下升平,君臣同乐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八:“道光辛丑八月,恭值圣寿六旬,部院臣工照例奏请举行庆典。宣宗以?夷内扰,海氛不靖,未俞所请。遂使万国抑呼嵩之愿,群工废宴镐之仪。”


【词语宴镐】   汉语词典:宴镐

猜你喜欢

  • 系风捕景

    见“系风捕影”。南朝宋·谢惠连《秋胡行》:“~,诚知不得,念彼奔波,意虑回感。”【词语系风捕景】  成语:系风捕景汉语大词典:系风捕景

  • 贯城

    同“贯索”。清周亮工《羁室中客因予客岁可怜明日又清明之句为数绝句予复用原韵》:“天鸡尽夜有高声,一曜新开古贯城;不识春光何地是,锒铛影里拜清明。”【词语贯城】   汉语大词典:贯城

  • 日饮无何

    同“日饮亡何”。宋苏轼《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》:“酸寒可笑分一斗,日饮无何足袁盎。”见“日饮亡何”。宋·苏轼《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》:“酸寒可笑分一斗,~足袁盎。”【词语日饮无何】  成语:日饮无何汉语大

  • 咏棠

    源见“召公棠”。指称颂循吏惠政。清朱彝尊《周郡丞迁太原守诗以送之》:“童子争骖筿,邦人尚咏棠。”

  • 鲛珠

    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传说中鲛人泪珠所化的珍珠。清刘大櫆《山中与诸昆及王设参谢师其夜韵》诗:“日落沉鲛珠,月升荐和璧。”亦比喻眼泪或似珠之物。宋刘辰翁《宝鼎现.丁酉元夕》词:“灯前拥髻,暗滴鲛珠坠。”明唐

  • 有高世之名,必有遗俗之累

    高世:超乎世俗。遗:遗弃,脱离。累( ㄌㄟˋ lèi ):麻烦,祸患。 有超乎世俗的声名的人,必然会鄙弃世俗,从而给自己带来祸害。 表示杰出的人才常不为世俗所容。语出《史记.赵世家》:“夫有高世

  • 践阼

    《礼记.曲礼下》:“践阼,临祭祀,内事曰孝王某,外事曰嗣王某。”指天子新即位,升宗庙东阶以主祭。后因以“践阼”谓即位,登基。《史记.鲁周公世家》:“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,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。

  • 昆明池

    汉武帝想派使臣通身毒(印度的古译名)国,被越隽、昆明(位于今云南省)二国所阻挡。当地有方圆300里的滇池(又名昆明湖)。武帝想要攻打这两个西南夷国,就必须训练水军。元狩三年(前120年),武帝调集有罪

  • 栽杏

    源见“董奉杏成林”。称赞良医医德高尚。明高启《吴县庠训导徐君善医常起人疾求诗赠之》:“病痊不使人栽杏,只要新题满卷诗。”

  • 徽之棹

    源见“访戴”。指访友之船。唐李端《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》诗:“独望徽之棹,青山在雪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