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宝珠穿蚁

宝珠穿蚁

苏轼《祥符寺九曲观灯》诗王次公注引殷芸《小说》载:“有以九曲宝珠欲穿之而不得,问之孔子,孔子教以涂脂于线,使蚁通焉。”

相传有人要在九曲宝珠中穿一条线,而不得法,就去问孔子,孔子教他把油脂涂在线上,这样就可使蚂蚁衔着线从宝珠的孔中通过了。

宋.苏轼《祥符寺九曲观灯》诗:“金鼎转丹光吐夜,宝珠穿蚁闹连朝。”


【典源】 清·马驌《绎史》卷八引《冲波传》:“孔子去卫适陈,涂中见二女采桑。子曰:‘南枝窈窕北枝长。’答曰:‘夫子游陈必绝粮。九曲明珠穿不得,著来问我采桑娘。’夫子至陈,大夫发兵围之,令穿九曲珠,乃释其厄。夫子不能,使回、赐返问之。其家谬言女在外,以一瓜献二子。子贡曰:‘瓜,子在内也。’女乃出,语曰:‘用蜜涂珠,丝将系蚁,如不肯过,用烟熏之。’子依其言,乃能穿之。”

【今译】 传说孔子离开卫国到陈国去,途中遇见两个女子采桑。孔子随口说道:“南枝窈窕北枝长。”女子应道:“夫子游陈必绝粮。九曲明珠穿不得,归来问我采桑娘。”孔子到陈国以后,陈、蔡大夫发兵围困,并送去一颗九曲明珠让孔子穿线,穿不过则不解围。孔子不会,于是派颜回、子贡返回向采桑求教。采桑女说:“把蜜涂在珍珠外边,然后用线系一蚂蚁,使蚂蚁钻那弯曲的珠孔,若不肯钻,使用烟熏它。”孔子依言去做,果然穿珠成功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遭到困厄,得以解脱; 或用以咏珠。

【典形】 宝珠穿蚁、九曲巡回、九曲珠、曲珠。

【示例】

〔宝珠穿蚁〕宋·苏轼《祥符寺九曲观灯》:“金鼎转丹光吐夜,宝珠穿蚁闹连朝。”

〔九曲巡回〕 明·汤显祖《南柯梦记》:“九重深处殿巍巍,一线之间,九曲巡回。”

〔九曲珠〕 明·汤显祖《紫箫记》:“行云谩惹相思树,香泪还穿九曲珠。”

〔曲珠〕 宋·九山书会《张协状元》:“时日未至,曲珠无系蚁之能; 运限通时,直钩有取鱼之望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陶令菊

    同“陶家菊”。唐皇甫冉《和中丞奉使承恩还终南旧居》:“谢公山不改,陶令菊犹存。苔藓侵垂钓,松篁长闭门。”【词语陶令菊】   汉语大词典:陶令菊

  • 兴废继绝

    同“兴灭继绝”。汉班固《两都赋序》:“兴废继绝,润色鸿业。”见“兴灭继绝”。汉·班固《两都赋》序:“以~,润色鸿业。”蔡东藩《两晋演义》29回:“西晋虽亡,尚有征镇诸王,能否~,且至下回再表。”【词语

  • 辽城鹤

    同“辽东鹤”。唐王维《送张道士归山》诗:“当作辽城鹤,仙歌使尔闻。”【词语辽城鹤】   汉语大词典:辽城鹤

  • 寸莛撞巨钟

    同“以莛撞钟”。亦用为谦词。唐韩愈《醉留东野》诗:“东野不回头,有如寸莛撞巨钟。”

  • 硕大无朋

    硕:大。朋:比。 原指人的体貌德行英俊伟大。 后也泛指事物之大。语出《诗.唐风.椒聊》:“彼其之子,硕大无朋。”郑玄笺:“朋,比也。硕谓状貌佼好也,大谓德美广博也。”唐.姚谟《大唐润州句容县大泉寺

  • 羯鼓催春雷

    源见“催花鼓”。咏花事。清唐孙华《杨晚研翰林招同观杏花》诗:“灵妃一笑启玉齿,不须羯鼓催春雷。”

  • 射天

    《史记.殷本纪》:“帝武乙无道,为偶人,谓之天神,与之博,令人为行。天神不胜,乃僇辱之。为革囊,盛血,卬而射之,命曰‘射天’。”《史记.宋微子世家》:“君偃十一年,自立为王。东败齐,取五城;南败楚,取

  • 常林考囚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常林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曰:“林性既清白,当官又严。少府寺与鸿胪对门,时崔林为鸿胪。崔性阔达,不与林同,数闻林撾吏声,不以为可。林夜撾吏,不胜痛,叫呼敖敖彻曙。明日,崔出门,与林车相

  • 斗角钩心

    源见“钩心斗角”。形容建筑物构筑奇巧。杨士云《和中溪宿观音岩》:“青壁丹崖高矗矗,斗角钩心牢置屋。”

  • 神燕

    源见“石燕”。指一种传说中能随天气阴晴而变化的神奇之石。唐司空曙《酬卫长林岁日见呈》:“今日彩盘上,神燕不须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