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宁子佯愚

宁子佯愚

论语.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宁武子,邦有道则知;邦无道则愚。其知可及也;其愚,不可及也’。”

宁武子,名俞,春秋时卫大夫。“武”是其谥号。邦,即国家。道,指国政。宁武子在国政昏乱的时候就显得愚笨,实际上是佯装,目的在于避祸。后以“宁子佯愚”作为贤者在黑暗的政局下隐藏才能免遭祸害的典故。

唐.白居易诗《放言五首》:“但爱臧生能诈圣,可知宁子解佯愚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蚁膻鼠腐

    源见“膻行”。蚁集腥膻,鼠甘腐物。比喻趋炎附势,追逐名利。明唐顺之《寄黄士尚书》:“自儒者不知反身之义,其高者则激昂于文章气节之域,而其下者则遂沉酣濡首于蚁膻鼠腐之间。”并列 蚁逐腥膻,鼠嗜腐物。比喻

  • 依法炮制

    依照老办法制中药。后比喻按照已有的模式去做。邹韬奋《法西斯作风的罪恶》:“但还少见到有人衷心羡慕这种罪恶,认为大有依法炮制的价值。”见“如法炮制”。邹韬奋《法西斯作风的罪恶》:“但还少见到有人衷心羡慕

  • 绝长继短

    见“绝长补短”。《墨子·非命上》:“古者汤封于毫,~。”【词语绝长继短】  成语:绝长继短汉语大词典:绝长继短

  • 黎侯寓卫

    《诗经.邶风.式微.序》:“《式微》,黎侯寓于卫,其臣劝以归也。”东汉.郑玄笺:“黎侯为狄人所逐,弃其国而寄于卫。”《式微》:“式微式微,胡不归?微君之故,胡为乎中露?式微式微,胡不归?微君之躬,胡为

  • 鞭墓

    源见“鞭尸”。又《史记.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。”鞭墓,谓以鞭击墓。意在鞭挞死者,报仇雪恨。《后汉书.苏不韦传》:“〔伍子胥〕但鞭墓戮尸,以舒其愤,竟无手刃后主之报。”清顾炎武《

  • 越王石见

    《南史.虞愿传》:“虞愿字士恭,会稽馀姚人也。……海边有越王石,常隐云雾,相传云‘清廉太守乃得见’。愿往就观视,清彻无所隐蔽。”福州城南海边有越王石,平时常隐于云雾之中,据传说太守贪者看不见,只有清廉

  • 勿带罗囊

    唐.杜甫《又示宗武》诗:“觅句新知律,摊书解满床。试吟青玉案,莫羡紫罗囊。……”《晋书.谢玄传》:“玄少好佩紫罗香囊,安(谢安,是玄之叔父)患之,而不欲伤其意,因戏赌取,即焚之,于此遂止。”紫罗囊,是

  • 无所措手足

    《论语.子路》:“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。”意谓没有地方放手和脚。形容没有办法,慌乱得不知如何是好。《后汉书.陈元传》:“至乃陪仆告其君长,子弟变其父兄,罔密法峻,大臣无所措手足。”述宾 没有地方放手

  • 鲍靓记井

    《晋书.艺术.鲍靓传》:“鲍靓字太玄,东海人也。年五岁,语父母云:‘本是曲阳李家儿,九岁坠井死。’其父母寻访得李氏,推问皆符验。”晋.鲍靓五岁时对父母说他是曲阳李家孩儿,九岁时不慎跌入井内而死。父母根

  • 晋库剑飞

    南朝宋.刘敬叔《异苑》卷二:“晋惠帝元康五年,武库火烧汉高祖斩白蛇剑、孔子履、王莽头等三物。中书监张茂先(张华)惧,难作列兵陈卫,咸见此剑穿屋飞去,莫知所向。”传说,晋惠帝元康五年,武库失火,汉高祖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