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孤竹之洁

孤竹之洁

同“孤竹之志”。南朝 宋范晔《逸民传论》:“武尽美矣,终全孤竹之洁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风流宰相

    《南史.王昙首传.附王俭传》:“监试诸生,巾卷在庭,剑卫令史,仪容甚盛。作解散帻,斜插簪,朝野慕之,相与放效。俭常谓人曰:‘江左风流宰相,惟有谢安。’盖自况也。”晋谢安虽是权重一时的宰相,但他好登山临

  • 申胥泣血

    同“申包恸哭”。唐李白《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》:“吴师鞭尸于楚国,申胥泣血于秦庭。”

  • 陈言务去

    陈言:陈旧的言辞。指作文时要尽汰陈旧言辞,努力革新创造。唐代韩愈《与李翊( ㄖˋ rì 义)书》:“准陈言之务去,戛戛乎其难哉!”戛( ㄐㄧㄚˊ jiá 夹)戛:困难貌。主谓 写作时一定要去掉

  • 颍阳风

    同“颍阳之高”。唐贾岛《寓兴》诗:“旷哉颍阳风,千载无其他。”

  • 临池学书

    《晋书.卫瓘传》附卫恒“四体书势”:“汉兴而有草书……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。凡家之衣帛,必书而后练之。临池学书,池水尽黑。”汉张芝临池练书法,时日既久,洗笔把一池水都染黑了,可见功力之深。后因称学

  • 黄粱高枕

    同“黄粱梦”。元张可久《柳营曲.山中书事》曲:“一梦黄粱高枕,千年《白雪》遗音。”

  • 小受大走

    “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”之省。谓轻打就忍受过去,重打就逃走。旧时认为这是子女受到父母惩罚时应有的孝顺态度。《孔子家语.六本》:“小棰则待过,大杖则逃走。”宋.陆九渊《经德堂记》:“舜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,

  • 嵩呼万岁

    元封元年(前110年)春,汉武帝登中岳嵩山(在今河南登封县北)时,随员及吏卒听到山中有山神连呼“万岁”三次。后以“嵩呼万岁”或“山呼万岁”、“三呼万岁”为典,祝颂皇帝长寿或歌咏王朝太平。【出典】:《汉

  • 无何有乡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今子有大树,患其无用,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,广漠之野。”又《列御寇》篇:“彼至人者,归精神乎无始,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。”“无何有乡”即“无所有乡”,也就是说一无所有的地方。庄子用指

  • 床下拜庞

    《三国志.蜀书.庞统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曰:“诸葛孔明为卧龙,庞士元为凤雏,司马德操为水镜,皆庞德公语也。德公,襄阳人。孔明每至其家,独拜床下,德公初不令止。”东汉末年襄阳人庞德公,是一位很会识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