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.桓宽《盐铁论.水旱》:“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,国无夭伤,岁无荒年。当此之时,雨不破块,风不鸣条,旬而一雨,雨必以夜。”汉.王充《论衡.是应》:“儒者论太平瑞应,皆言气物卓异……关梁不闭,道不虏掠,风
源见“朱云折槛”。指廷臣犯颜直谏,请诛奸邪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生离》:“小弟正欲上书阊阖,解职救兄;还期借剑尚方,奋身诛佞。”
如江河奔流,千秋万世也不会被人遗忘。 形容某种事物有永恒存在的价值。语出唐.杜甫《戏为六绝句之二》:“王杨卢骆当时体,轻薄为文哂未休,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”史炳《杜诗琐证》:“四子之文不
厮:互相。形容小儿女亲密相处的情景。清代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二回:“我的姐姐,咱们从小儿耳鬓厮磨,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,我也不敢怠慢了你。”主谓 鬓,耳旁毛发处。厮,互相。两人耳朵和鬓发相互摩擦。形容
祸多因说话不慎而生。晋代傅玄《口铭》:“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。”见“祸从口出,患从口入”。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再来一次》:“在这样‘~’之秋,给自己也辩护得周到一点罢。”【词语祸从口出】 成语:祸从口出
同“庄周梦蝶”。清赵庆熺《金缕曲》词之二:“风雨鸡鸣夜,忽挑灯,枕书而卧,庄周蝶化。”
《诗.邶风.北门》:“终窭且贫,莫知我艰。”后以“窭贫”谓贫穷。《聊斋志异.婴宁》:“年来以家窭贫,又无三尺男,遂至音问梗塞。”又《青梅》:“邑有张生……家窭贫,无恒产,税居王第。”【词语窭贫】
宋代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十七《书画》:“藏书画者,多取空名,偶传为钟、王、顾、陆之笔,见者争售,此所谓‘耳鉴’,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,相传以为色不隐指者为佳画,此又在‘耳鉴’之下,谓之‘揣骨听声’。”揣骨
以步履的声音比喻难得的来客。跫( ㄑㄩㄥˊ qióng 穷)然:脚步声。《庄子.徐无鬼》:“夫逃虚空者,藜藿柱乎鼪鼬之径,踉位其空,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,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咳其侧者乎!”柱:塞。踉:
源见“溱洧之讥”。指男女嬉戏之乐。《吕氏春秋.本生》“郑 卫之音”汉高诱注:“郑国淫辟,男女私会于溱 洧之上,有询訏之乐、芍药之和。”按《诗经》原文,“询”当作“洵”。【词语询訏之乐】 成语:询訏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