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天上石麒麟

天上石麒麟

麒麟:传说中的神兽,古人以它象征吉祥。徐陵(507-583年)字孝穆,东海郯(tán,谈)(今山东郯城人)。梁时,任东宫学士(官名,负责典礼、编纂、撰述等)、尚书度支郎(官名,负责财政收支)等职。入陈历任尚书左仆射(yè夜),丹阳尹、中书监等职。徐陵出生前,其母臧氏曾梦五彩祥云变化成凤凰,飞落在她左肩上,后不久生下徐陵。陵自幼聪慧。当时一位很有道行的僧侣名叫宝志上人,在徐陵4岁时,家人带他前去拜见,宝志上人用手摩着徐陵的头顶说:“这是天上的石麒麟啊。”后世常用此典称誉他人之子神奇、优秀或祝颂生子。

【出典】:

陈书》卷26《徐陵传》325页:“(徐陵)母臧氏,尝梦五色云化而为凤,集左肩上,已而诞陵焉。时宝志上人者,世称其有道,陵年数岁,家人携以候之,宝志手摩其顶,曰‘天上石麒麟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杜甫《徐卿二子歌》:“孔子释氏亲抱送,并是天上麒麟儿。” 唐·杜甫《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后诸公及舍弟宴书斋》:“渥洼汗血种,天上麒麟儿。” 唐·杜牧《赠李秀才》:“天上麒麟时一下,人间不独有徐陵。” 唐·殷文圭《贺同年第三人刘先辈咸辟命》:“脱俗文章笑鹦鹉,凌云头角压麒麟。” 宋·苏轼《徐元用使君与其子端常邀仆与小儿过同游东山浮金堂戏作此诗》:“使君有令子,真是石麒麟。” 宋·范成大《次韵徐提举游石湖》:“天上麒麟翰墨林,当家手笔擅文心。” 宋·刘辰翁《临江仙·代贺丞相两国夫人生日》:“人间传寿酒,天上送麒麟。” 元·耶律楚材《和裴子法见寄》:“天上玉麒麟,英才可珍惜。” 明·高启《戏婴图》:“麟送徐卿宅,兰生谢傅堂。”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房文淑》:“来似无端去绝踪,难将首尾见神龙;料应夙世奇缘合,天赐麟儿一笑逢。”


【典源】《陈书·徐陵传》:“ (徐陵)母臧氏,尝梦五色云化而为凤,集左肩上,已而诞陵焉。时宝志上人者,世称其有道,陵年数岁,家人携以候之,宝志手摩其顶,曰:‘石麒麟也。’光宅惠云法师每嗟陵早成就,谓之颜回。”《南史·徐陵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南朝陈徐陵的母亲臧氏,曾梦见五彩云霞化而成凤,飞来停在她左肩上,后生下徐陵。当时有位僧侣宝志上人,世人都称他很有道行,在徐陵几岁时,家人就带领徐陵前去拜见,宝志手摩徐陵头顶,说:“这是天上的石麒麟啊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况颂生儿或称誉他人之子。

【典形】 麟送徐卿宅、麒麟儿、天麟、天上麒麟、天上玉麒麟。

【示例】

〔麟送徐卿宅〕 明·高启《戏婴图》:“麟送徐卿宅,兰生谢傅堂。”

〔麒麟儿〕 唐·杜甫《徐卿二子歌》:“孔子释氏亲抱送,并是天上麒麟儿。”

〔天麟〕 唐·李商隐《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》:“野鹤天麟,绝比伦于朝右,髯参短簿,困拟议于军前。”

〔天上麒麟〕 宋·范成大《次韵徐提举游石湖》:“天上麒麟翰墨林,当家手笔擅文心。”

〔天上玉麒麟〕 元·耶律楚材《和裴子法见寄》:“天上玉麒麟,英才可珍惜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断鼻

    《三国志.曹爽传》“好老 庄言,作《道德论》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”裴松之注引晋皇甫谧《列女传》:“爽从弟文叔妻,谯郡 夏侯文宁之女,名令女。文叔早死……居止常依爽。及爽被诛,曹氏尽死。令女叔父上书与曹

  • 监河受贷粟

    源见“涸辙之鲋”。指希望得到救济或资助。唐杜甫《奉赠萧十二使君》诗:“监河受贷粟,一起辙中鳞。”

  • 天之将丧斯文

    老天爷将要毁灭文化。 常指文化事业遭到某种意外的摧残。语出《论语.子罕》:“子畏于匡,曰:‘文王既没,文不在兹乎?天之将丧斯文也,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。天之未丧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?’”唐.卢藏用《

  • 转祸而为福,因败而为功

    见〔因祸而为福,转败而为功〕。

  • 效愚

    汉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诚欲效其款款之愚。”后因以“效愚”谓效忠。汉祢衡《鹦鹉赋》:“期守死以报德,甘尽辞以效愚。”【词语效愚】   汉语大词典:效愚

  • 许劭评

    同“许劭月旦”。明 汤式《普天乐.别友人往陕西》曲:“休言许劭评,不买君平卦。”

  • 国钧

    《诗经.小雅.节南山》:“尹氏大师,维周之氏。秉国之均,四方是维。天子是毗,俾民不迷。”《汉书》卷二十一上《律历志上》:“《诗》云:‘尹氏大师,秉国之钧,四方是维,天子是毗,俾民不迷。’”唐.颜师古注

  • 龙蛇

    源见“赤帝子”。指刘邦和项羽。唐高適《自淇涉黄河途中作》诗之十二:“屠钓称侯王,龙蛇争霸王。”刘开扬笺注:“龙蛇喻刘 项。‘霸王’之‘王’读去声。”源见“龙蛰蠖屈”。喻隐退。《汉书.扬雄传上》:“以为

  • 疢如疾首

    《诗经.小雅.小弁》:“心之忧矣,疢如疾首。”郑玄笺:“疢,犹病也。”疢:热病,也泛指疾病。疢如疾首,指内心烦热得像害头痛病一样头昏脑胀。后以疢如疾首喻指心神不宁,忧伤成疾。《三国志.蜀书.马超传》:

  • 断鳌炼石

    源见“女娲补天”。指女娲断鳌足立四极与炼五色石补苍天。比喻力挽世运。明 许三阶《节侠记.忧国》:“断鳌炼石声名远,汉时吕雉诛夷惨,看你这虎噬鸱张怎保全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