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大树将军

大树将军

南朝.宋.范晔撰《后汉书.冯异传》:“异为人谦退不伐(伐:自我夸耀),行与诸将相逢,辄引车避道。进止皆有表识(标帜),军中号为整齐。每所止舍,诸将并坐论功,异常独屏(屏,退避)树下,军中号曰‘大树将军。’”此事又见《东观汉记》卷九《冯异传》。

冯异谦虚恭谨,治军有方,每当诸将在一起论功时,他从不参与谈论争竞,常常一个人退避大树下独坐。故军中称他为“大树将军”。旧因以“大树将军”喻赞带兵将领不居功骄傲。

清.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绛妃》:“东篱处士(晋陶渊明号东篱处士),亦出茅庐;大树将军,应怀义愤。”


其他 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。语出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诸将并坐论功,异(冯异)常独屏树下,军中号曰‘大树将军。’”《南史·冯道根传》:“武帝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,美其口不论勋。约曰:‘此陛下之~也。’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将领方面。


【典源】 《太平御览》 卷四二三引《东观汉记》 曰:“冯异字公孙,为人谦退,与诸将相逢,辄引车避道。每止顿,诸将共论功伐,异常屏止树下,军中号‘大树将军。’”《后汉书·冯异列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后汉光武帝时将军冯异,为人谦和容让,与其他将军路上相遇时,冯异就将车避在一边。每当休息时,诸将军常坐在一起论功,冯异常躲开,自己坐在树下,军中称为“大树将军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将领为人谦和不争。

【典形】 大树将军、大树之功、将军大树、将军树、思冯异、将军坐、倚大树、大树萧萧。

【示例】

〔大树将军〕 宋·陈与义 《雷雨行》:“小游太一未移次,大树将军莫振功。”

〔大树之功〕 唐·骆宾王《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》:“先登陷敌,无遗大树之功。”

〔将军大树〕 北周·庾信《答赵王启》:“都尉青旗,即时春色; 将军大树,已复花开。”

〔将军树〕 唐·王昌龄《从军行》:“虽投定远笔,未坐将军树。”

〔思冯异〕 唐·李商隐《武侯庙古柏》:“大树思冯异,甘棠忆召公。”


【词语大树将军】  成语:大树将军汉语词典:大树将军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日之长

    (1)一日之长(zhǎng):《论语.先进》:“以吾一日长乎尔,毋吾以也。”意思是比别人年龄稍大或资格较老。清.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四回:“老先生大位,公子高才,我老拙无能,岂堪为一日之长?”(2

  • 丽明

    《易.睽》:“说而丽乎明。”后以“丽明”指附丽于人之明德。刘师培《〈骈文读本〉序》:“不知说而丽明,物睽斯类,明不可息,冥升奚贞?”【词语丽明】   汉语大词典:丽明

  • 豚蹄穰田

    比喻持少而望奢。《史记.滑稽列传》:“今者臣从东方来,见道旁有穰田者,操一豚蹄,酒一盂,祝曰:‘瓯窭满篝,污邪满车,五谷蕃熟,穰穰满家。’臣见其所持者狭,而所欲者丰,故笑之。”穰田:为田求丰年。穰穰:

  • 金屋贮娇

    同“金屋藏娇”。南朝 梁费昶《长门怨》诗:“金屋贮娇时,不言君不入。”主谓 原指汉武帝幼时喜爱阿娇,要用金屋让其居住一事。形容纳娶美丽女子为妻妾。语本汉·班固《汉武故事》:“胶东王(刘彻)数岁,长公主

  • 家丑不可外扬

    《五灯会元.玄门偃禅师法嗣》:“问:‘如何是和尚家风?’师曰:‘不欲说以人。’曰:‘为什么却如此?’师曰:‘家丑不外扬。’”家中的丑事不可对外人宣扬,以免丢人败兴。《清平山堂话本.风月瑞仙亭》:“欲要

  • 犹河汉而无极也

    河汉:即银河。极:边际。 好像银河一样漫无边际。 形容范围之广大。语出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肩吾问于连叔曰:‘吾闻言于接舆,大而无当,往而不返。吾惊怖其言,犹河汉而无极也。’”鲁迅《坟.论“他妈的!

  • 望夫台

    同“望夫石”。唐李白《长干行》:“十五始展眉,愿同尘与灰。常存抱柱信,岂上望夫台!”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婚走》:“叹孤坟何处是俺望夫台?”

  • 收桑榆

    同“收之桑榆”。宋王安石《赠张康》诗:“逝将收桑榆,邀子寂寞滨。”【词语收桑榆】   汉语大词典:收桑榆

  • 秦皇桥

    同“秦帝桥”。宋谢翱《采药候潮山宿山头粗蓝夜中望海》诗:“却寻徐福岛,因问秦皇桥。”

  • 侏儒俸

    同“侏儒粟”。宋黄庭坚《秘阁观苏子美题壁》诗:“不甘老天禄,试欲叫未央。小臣胆如斗,侏儒俸一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