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夜舒荷

夜舒荷

晋.王嘉《拾遗记.后汉灵帝》:“灵帝初平三年,于西园起裸游馆十间,……引渠水以遶砌,周流澄澈,乘小舟以游漾。……渠中桢莲大如盖,枝长一丈,南国所献也。其叶夜舒昼捲一茎有四莲丛生,名曰夜舒荷,亦言月出见叶舒。”

汉灵帝荒淫无度,建立裸游馆,里面有流香渠,渠中荷花晚上开放(舒),白天捲合,叫夜舒荷。灵帝常和宫女们在这里寻欢作乐。后因以“夜舒荷”用为夜晚开花的典故。

明.汤显祖《牡丹亭.冥判》:“有一个夜舒莲扯不住留仙带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牵羊入屠户之家,一步步来寻死地

    意谓逐渐走向死路。语出晋.葛洪《抱朴子.勤求》:“俚语有之:‘人在人间,日失一日,如牵牛羊以诣屠者,每进一步,而去死转近。’”后多引作〔牵羊入屠户之家,一步步来寻死地〕。元.无名氏《马陵道》四折:“庞

  • 六鳌

    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指传说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。借指担负重任者。唐李白《登高丘而望远海》诗:“六鳌骨已霜,三山流安在?”明夏完淳《代人赠镇府》诗:“六鳌还镇澥,八柱独承天。”【词语六鳌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不恨我不见古人,恨古人不见我

    旧指豪士狂放不羁之言。语出《南史.张融传》:“常叹云:‘不恨我不见古人,所恨古人又不见我。’”《太平广记》卷一七三引《谈薮》:“吴郡张融为中书郎。尝叹曰:‘不恨我不见古人,恨古人不见我。’”宋.辛弃疾

  • 留仙裙

    汉.伶玄《飞燕外传》:“婕妤接帝于太液池。作千人舟,号令宫之舟。……后(指赵飞燕)衣南越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。广榭上,后歌舞归风送远之曲。帝以文犀簪击玉瓯,令后所爱侍郎冯元方吹笙以倚后歌。中流歌酣,风

  • 杜家中弟

    《汉书.杜缓传》:“缓六弟,五人至大官……唯中弟钦官不至而最知名。”后因以“杜家中弟”泛指布衣名士。清吴伟业《赠钱臣扆》诗:“杜家中弟擅闲身,处士风流折角巾。”【词语杜家中弟】  成语:杜家中弟汉语大

  • 长眠不知晓

    李昉等编《太平广记.郑郊》:“郑郊,河北人。举进士下第,游陈蔡间,过一塚,上有竹二竿,青翠可爱。因驻马吟曰:‘塚上两竿竹,风吹常袅袅。’久不能续。闻塚中言曰:‘何不云:下有百年人,长眠不知晓。’郊惊问

  • 蚕丛鱼凫

    《文选》卷四晋.左太冲(思)《蜀都赋》:“夫蜀都者,盖兆基于上世,开国于中古。”晋.刘逵注:“扬雄《蜀王本纪》曰:‘蜀王之先,名蚕丛、柏濩、鱼凫、蒲泽、开明,是时人萌,椎髻左言,不晓文字,未有礼乐。从

  • 鱼化龙

    《辛氏三秦记》:“河津一名龙门,禹凿山开门,阔一里余,黄河自中流下,而岸不通车马。每莫春之际,有黄鲤鱼逆流而上,得过者便化为龙。”后因以“鱼化龙”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。明高明《琵琶记.南浦嘱别》:“但

  • 三人一龙

    《三国志.华歆传》“议论持平,终不毁伤人”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鱼豢《魏略》:“歆与北海邴原、管宁俱游学,三人相善。时号三人为一龙,歆为龙头,原为龙腹,宁为龙尾。”后用为三人友善如一体之典。【典源】 《三

  • 悬目

    同“悬目东门”。傅尃《感事》诗之一:“忍见东门尚悬目,可怜中夜枉横戈。”【词语悬目】   汉语大词典:悬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