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多行不义必自毙

多行不义必自毙

形容坏人干坏事,最终必然自取灭亡。公元前744年,郑武公死,其子郑庄公继位。庄公之母武姜锺爱少子共叔段,逼迫郑庄公封他于京,称京城大叔。由于共叔段干了一系列坏事,并且企图篡位。郑国大臣祭仲向庄公建议除掉共叔段。郑庄公说:“多行不义必自毙。”公元前722年,郑庄公终于采取行动,赶跑共叔段,囚禁武姜,铲除了这股分裂势力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及庄公即位,为之请制。公曰:‘制,岩邑也,虢叔死焉。他邑唯命。’请京,使居之,谓之‘京城大叔’。祭仲曰:‘都城过百雉,国之害也。先王之制,大都不过三国之一,中五之一,小九之一。今京不度,非制也,君将不堪。’公曰:‘姜氏欲之,焉辟害。’对曰:‘姜氏何厌之有,不如早为之所,无使滋蔓!蔓,难图也。蔓草犹不可除,况君之宠弟乎。’公曰:‘多行不义必自毙,子姑待之。’”


主谓做多了坏事,必然自取灭亡。语出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公曰‘多行不义必自毙,子姑待之。’”鲁迅《准风月谈·礼》:“‘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’,静静的等着别人的‘~’,礼也。”△用于描写事物规律。


【词语多行不义必自毙】  成语:多行不义必自毙汉语词典:多行不义必自毙

猜你喜欢

  • 望尘不及

    《庄子.田子方》:“颜渊问于仲尼曰:‘夫子步亦步,夫子趋亦趋,夫子驰也驰;夫子奔逸绝尘,而回瞠若乎后矣!’”颜回问老师孔子说:“您慢走,我也慢走;您快走,我也快走;您奔驰,我也奔驰;您要飞快奔而不见尘

  • 西去青牛

    源见“紫气东来”。指老子。清程先贞《放言戏仿元白》诗:“东来白马驮三藏,西去青牛著五千。”五千,指《道德经》。

  • 文成食马肝

    指汉武帝晚年迷信鬼神求仙方,被他所封之文成将军欺骗。汉武帝杀死文成将军少翁,并隐讳说他是吃马肝死的。后以此典比喻方术鬼神事。汉武帝(前156年——前87年),姓刘名彻,是汉景帝之子。汉武帝在位期间,接

  • 麻蒯

    《左传.成公九年》:“《诗》曰:‘虽有丝、麻,无弃菅、蒯。’”后用“麻蒯”指用次等或下等衣料做的衣物。《淮南子.说林训》:“有荣华者必有憔悴,有罗纨者必有麻蒯。”【词语麻蒯】   汉语大词典:麻蒯

  • 书筒

    源见“诗筒”。指文人相互唱和,以筒传递。明李东阳《斋居和亨父》诗:“书筒忽东遣,诗檄已西传。”【词语书筒】   汉语大词典:书筒

  • 时绌举嬴

    亦作“时诎举嬴”。国家财力衰竭而犹举事奢侈。绌:不足。嬴:通“嬴”,有余。《史记.韩世家》:“往年秦拔宜阳,今年旱,昭侯不以此时䘏民之急,而顾益奢,此谓‘时绌举嬴’。”裴骃《集解》:“徐广曰:‘时衰耗

  • 坐而待毙

    同“坐以待毙”。明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.史九》:“善良之民,坐而待毙。”见“坐以待毙”。茅盾《子夜》12:“他说明了消极的‘自立政策’——不仰赖银钱业的放款,就等于~;只有先战胜了老赵,打破了老赵指挥下

  • 沅江九肋

    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.自负》:“袁州出举人,亦犹沅江出龟甲九肋者,盖稀矣。”后因以“沅江九肋”比喻稀少难得的人才。宋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卷上:“惟故人二三辈与门生时时相过,文采议论,灿然可观,求子微、怀二

  • 班家扇

    同“班女扇”。唐许浑《赠萧鍊师》诗:“莫比班家扇,宁同卓氏琴。”唐徐凝《却归旧山望月有寄》诗:“今夜故乡依旧见,班家扇样碧峰东。”

  • 过庭

    同“孔鲤趋庭”。唐李商隐《五言述德抒情诗献杜仆射相公》:“过庭多令子,乞墅有名甥。”或指父训。宋沈作喆《寓简》卷四:“然则白(李白)之狂逸不羁,盖亦过庭之所致也。”亦喻指长辈的教训。《后汉书.李膺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