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图画凌烟

图画凌烟

同“图绘凌烟”。宋 李洤《满庭芳.送张守汉卿赴召》词:“光华家世事,门中列戟,圯上遗编。况建炎勋业,图画凌烟。”


【典源】 北周·庾信《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》:“天子画凌烟之阁,言念旧臣; 出平乐之宫,实思贤傅。”《旧唐书·太宗纪》:“ (贞观) 十七年……诏图画司徒、赵国公无忌等勋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。” 《旧唐书·代宗纪》:“ (宝应二年) 功臣皆赐铁券,藏名太庙,画象凌烟阁。”

【今译】 凌烟阁为唐代长安太极宫中的殿阁。唐太宗、唐代宗都曾为追念、表彰功臣,而将他们的形象画在凌烟阁上,昭示后代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臣子建立勋业,名垂史册。

【典形】 丹青褒鄂、功臣阁、冠凌烟、画凌云、凌烟、凌烟阁、凌烟像、上凌烟、图画凌烟、图像凌烟、向凌烟勒、烟阁传形、阁上丹青、凌烟功臣、画凌烟。

【示例】

〔丹青褒鄂〕 清·黄景仁《冬夜饮程鱼门编修斋》:“冠金花冠衣只孙,丹青褒鄂森有神。”

〔功臣阁〕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看古来功臣阁丹青图画,似今日列侯会剑佩弓刀。”

〔冠凌烟〕 宋·张元干《挽少师相国李公》之三:“如公真徇国,绘像冠凌烟。”

〔画凌云〕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送你上朝班玉笋有精神,做得个画凌云第一人。”

〔凌烟阁〕 唐·杜牧《寄远》:“功名待寄凌烟阁,力尽辽城不肯回。”

〔凌烟像〕 元·王伯成《李太白贬夜郎》:“就霜毫写出凌烟像,文场立定中军帐。”

〔上凌烟〕 宋·黄庭坚《满庭芳·茶》:“方圭圆璧,万里名动京关。碎身粉骨,功合上凌烟。”

〔图像凌烟〕 元·白朴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:“明年看,平吴事了,图像凌烟。”

〔向凌烟勒〕 明·黄峨《寄升庵》:“公义私情不两全,愿君早向凌烟勒。”

〔烟阁传形〕 唐·李商隐《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》:“烟阁传形,革车就国。尽人臣之极分,焕今古之高名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有脚春

    同“有脚阳春”。宋姚勉《沁园春.送权倅许张干》词:“苏醒枯鱼,剔除深蠹,个是人间有脚春。”

  • 三刀入梦

    源见“三刀梦”。谓官吏升迁。唐武元衡《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》:“三刀君入梦,九折我回辀。”【典源】 《太平御览》 卷三九八引晋·陆机《晋书·武纪》曰:“王濬之在巴郡也,梦悬四刀于其上

  • 卞和三献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喻怀才难遇。唐韩愈《孟生诗》:“卞和试三献,期子在秋砧。”

  • 尸马革

    同“尸归马革”。元仇远《和两山》之二:“未学伏波尸马革,且宜甫里问龟蒙。”

  • 琴高鲤

    源见“琴高乘鲤”。指登仙之物。唐陆龟蒙《高道士》诗:“东游借得琴高鲤,骑入蓬莱清浅中。”

  • 桓山之鸟

    《孔子家语.颜回》:“孔子在卫,昧旦晨兴,颜回侍侧,闻哭者之声甚哀。子曰:‘回,汝知此何所哭乎?’对曰:‘回以此哭声,非但为死者而已,又将有生离别者也。’子曰:‘何以知之?’对曰:‘回闻桓山之鸟,生四

  • 旧居代邸

    参见:迎代邸

  • 左宜右宜

    同“左宜右有”。隋《赵朗暨妻孙氏墓志》:“并允文允武,左宜右宜。”见“左宜右有”。【词语左宜右宜】  成语:左宜右宜汉语大词典:左宜右宜

  • 匡惠帝

    《史记.留侯世家》:“汉十二年,上从击破布军归,疾益甚,愈欲易太子……及燕,置酒,太子侍。四人从太子……四人为寿已毕,趋去。上目送之,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:“我欲易之,彼四人辅之,羽翼已成,难动矣。吕

  • 长啸苏门

    源见“苏门长啸”。喻指高士隐居放逸情怀。清王夫之《夏日读史曳涂居闻松声》诗:“潮水孤琴传海岛,中峰长啸发苏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