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咳唾成珠

咳唾成珠

庄子.秋水》:“夔谓蚿曰(夔,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流波山上的一足兽。蚿,是一种百足之虫):‘吾以一足,趻踔而行(趻踔,音chěnchuō,进退不定跳躍前进),予无如矣。今子之使万足,独奈何?’蚿曰:‘不然,子不见夫唾者乎?喷则大者如珠,小者如雾,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。今予动吾天机,而不知其所以然。’”

夔从人情出发,认为自己有一条腿腾躍而行就足够了,它问蚿非要长那么多的足,又怎么样呢?意思是讥其多余。蛟以天成自然作答,说我生的足多是天生自然,就像咳唾的时候喷出的唾沫星,大的如珠,小的如雾,散杂而下,出于自然一样,至于说为什么,那就不好追究了。“咳唾成珠”原是形容唾沫星之大者,后因以比喻文字优美,或比喻言谈议论的高明精当。

晋书.夏侯湛传》:“咳唾成珠玉,挥袂出风云。”明.李贽《初潭集.师友五》:“王景文在太学,与九江王阮齐名,阮尝曰:‘听景文谈,如读郦道元《水经》,各川支渠,贯串周匝,无有间断,咳唾皆成珠玑。”


兼语 咳嗽溅出的唾沫都化成了珍珠,比喻言辞极为精确,也比喻文辞极为优美。语本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子不见夫唾者乎? 喷则大者为珠,小者为雾。”宋·梅尧臣《读毛秘校新诗》:“前字五长篇,大须倾几曲,岂特元和间,~玉。”△褒义。用于赞扬人物的言谈表达方面的精美。也作“欬唾成珠”、“咳珠唾玉”。


【词语咳唾成珠】  成语:咳唾成珠汉语词典:咳唾成珠

猜你喜欢

  • 宋墙东畔

    同“宋家东”。宋李吕《临江仙》词:“家在宋墙东畔住,流莺时送芳音。窃香解佩两沉沉。”

  • 白雪歌

    源见“曲高和寡”。指高雅的乐曲。唐白居易《听水部吴员新诗因赠绝句》诗:“朱绂仙郎《白雪歌》,和人虽少爱人多。”

  • 抱石沉河

    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一第二十六章:“申徒狄非其世,将自投于河。崔嘉闻而止之曰:‘吾闻圣人仁士于天地之间也,民之父母也。今为濡足之故,不救溺人,可乎?’申徒狄曰:‘不然。昔桀杀关龙逢,纣杀王子比干,而

  • 紫盖黄旗

    《三国志.吴书.孙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(黄武四年):“(陈)化对曰:‘《易》称帝出乎震,加闻先哲知命,旧说紫盖黄旗,运在东南。’……”吴派使者陈化使魏,魏文帝嘲问说:‘吴、魏峙立,谁将一统海内?’

  • 武城宰

    源见“武城弦”。称子游(名言偃)。明高启《言公井》诗:“寥寥武城宰,遗井虞山阴。千载汲未竭,九仞功应深。”【词语武城宰】   汉语大词典:武城宰

  • 物换星移

    唐.王勃《滕王阁诗》“滕王高阁临江渚,佩玉鸣鸾罢歌舞。画栋朝飞南浦云,朱帘暮卷西山雨。闲云潭影日悠悠,物换星移几度秋。阁中帝子今何在,槛外长江空自流。”“物换星移”出自唐.王勃诗句,意为时令推移,景物

  • 陶潜恋酒

    源见“陶令酒”。指嗜酒忘怀。唐赵嘏《赠王明府》诗:“五柳逢秋影渐微,陶潜恋酒不知归。”

  • 飞锡杖

    同“飞锡”。唐王维《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》诗:“上人飞锡杖,檀越施金钱。”

  • 洛下仙舟

    同“李郭舟”。明张煌言《寄怀徐闇公年丈》诗:“洛下仙舟不可寻,长因秋水忆横襟。”

  • 成名竖子

    源见“广武叹”。指侥幸得志之庸人。金元好问《楚汉战处》诗:“原野犹应厌膏血,风云长遣动心魂。成名竖子知谁谓,拟唤狂生与细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