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郤诜丹桂”。唐张道符《和主司王起》:“更许下才听《白雪》,一枝今过郤诜荣。”【词语郤诜荣】 汉语大词典:郤诜荣
自己有能力,有时却去向无能力的人请教;自己知识丰富,有时却去向知识缺少的人请教。 意谓虚心向别人学习。语出《论语.泰伯》:“曾子曰:‘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昔者吾友尝从
见〔投机之会,间不容穟〕。
源见“文君沽酒”。借指文人怀才未遇。元马致远《女冠子》套曲:“陈平宰社,买臣负薪,相如沽酒。”
《汉书.扬雄传上》:“临汨罗而自陨兮,恐日薄于西山。”后以“日薄西山”比喻人的衰老或事物的临近危亡。晋李密《陈情事表》:“但以刘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。”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:“其余
宋苏轼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》诗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谓诵读多遍,不感厌倦。形容文章高超。鲁迅《彷徨.高老夫子》:“是的,那——‘中国国粹义务论’真真是要言不烦,百读不厌!”连动 形容作
《周易.屯》:“即鹿无虞,惟入林中;君子几,不如舍,往吝。”孔颖达疏:“即,就也。虞,谓虞官。如人之田猎,欲从就于鹿,当有虞官助己,商度形势,乃始得鹿;若无虞官,即虚入林木之中。”“屯”是《易经》六十
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文帝初立,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,故与李斯同邑,而尝学事焉,征以为廷尉。”汉文帝时,河南太守吴公,其郡治理太平为天下第一,文帝征以为廷尉。吴公曾荐贾谊,文帝召为博士。后用为咏郡
《左传.成公九年》:“晋侯观于军府(军需仓库),见钟仪,问之曰:‘南冠而絷者,谁也?’有司对曰:‘郑人所献囚也。’使税(解脱)之,召而吊之。再拜稽首。问其族,对曰:‘泠人也(即伶人,乐官)。’公曰:‘
同“兔死狗烹”。㕙,狡兔名。卢,良犬。清吕留良《复裁之兄书》:“一朝㕙尽卢烹,图穷匕见,本相一露,不能复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