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:犹“乃”。 这就是他的仁德,这就是他的仁德。 对人深表赞许之辞。语出《论语.宪问》:“子曰:‘桓公九合诸侯,不以兵车,管仲之力也。如其仁,如其仁’。”王引之《经传释词》:“如,犹乃也。”唐.陈
源见“贰膳”。借指七十岁。唐权德舆《祭故贾魏公文》:“穷琱戈、金铉之宠,可以言贵;过悬车、贰膳之年,可以言寿。”
参见:萱草【词语忘忧草】 汉语大词典:忘忧草
同“大夫松”。唐陆贽《禁中春松》诗:“愿符千载寿,不羡五株封。”
庄蹻与盗跖。历来被诬为古之大盗,故旧以“蹻跖”比喻盗贼,实为古代奴隶起义领袖。《宋书.顾恺之传》:“尔乃蹻跖横行、曾、原窘步。”曾:指孔子的学生曾参,字子舆,以孝著称。后世称为宗圣。原:即孔子的学生原
同“题柱相如”。明李梦阳《送王照磨省觐》诗:“入幕郗超难许并,题桥司马直须回。”【词语题桥司马】 汉语大词典:题桥司马
见“出生入死”。清·王夫之《黄书·大正》:“淘金采珠,罗翠羽,探珊象,~,童年皓发,以获赢余。”
同“庶女告天”。唐李白《古风》之三十七:“庶女号苍天,震风击齐堂。”
源见“杞妇崩城”。指戍卒之妇为丈夫不归而悲痛。唐皮日休《卒妻怨》诗:“处处鲁人髽,家家杞妇哀。”
同“鱼釜尘甑”。清朱鹤龄《湖翻行》:“竟日鱼釜无炊烟,浇愁何处沽村酒?”【词语鱼釜】 汉语大词典:鱼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