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后必耀

后必耀

左传.庄公二十二年》:“陈厉公,蔡出也,故蔡人杀五父(注:五父,即陈公子佗)而立之。生敬仲(即陈完)。其少也,周史有以《周易》见陈侯者,陈侯使筮之,遇“观”三(注:观卦为坤三下,巽三上)之否三(注:否卦为坤三下,乾三上),曰:‘是谓“观国之光,利用宾其王。”此其代陈有国乎?不在此,其在异国;非此其身,在其子孙(以上筮者所言,是根据观卦的爻辞所作的具体解释,以下以卦象作说明)。光,远而自他有耀者也……’”

陈厉公是蔡国之女所生,故蔡人杀死陈公子佗,而立他为陈国国君。他的儿子陈完年少时,陈厉公请周的史官为陈完作了一次卜筮,得的卦象是“观”之“否”。根据爻辞和卦象,史官指出:陈完不能成为陈君,而是到其他国家去。他本人并不能有多大前程,而他的子孙后世将发扬光大,光辉照耀得很远很远。

按:陈完在陈宣公时因陈人杀太子御寇而逃往齐国。齐桓公使为工正,卒谥敬仲。及其五世孙无宇,始发扬光大于齐国。《史记》称敬仲子孙在齐皆作田氏。

后因以“后必耀”为子孙昌盛之典。

宋.苏轼《曹既见和复次韵》诗:“空言今无救,奇志后必耀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笔不加点

    同“文不加点”。清叶方蔼《撰西樵考功志文毕寄阮亭户部》诗:“敢云下笔不加点,差喜临文无愧辞。”

  • 蛙黾

    《楚辞》汉.东方朔《七谏》:“乱曰:……鸡鹜满堂坛兮,蛙黾游乎华池。”东汉.王逸注:“蛙,虾蟆也。……蛙黾喻谗谀弄口得志也。”西汉东方朔在《七谏》中以“蛙黾”比喻奸佞小人谗言不断。后遂用为谗言害人之典

  • 池鱼之殃

    源见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”。谓无端遭受的祸害。《剪灯新话.三山福地志》:“汝宜择地而居,否则恐预池鱼之殃。”偏正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灾祸。语本《太平广记》卷466引汉·应劭《风俗通》:“城门失火,

  • 乌羊系辕

    《南史.孔淳之传》:“(孔淳之)与征士(不就朝廷征聘之士)戴颙、王弘之及王敬弘等共为人外(人外,即世外)之游,又申以婚姻。敬弘以女适淳之子尚,遂以乌羊系所乘车辕,提壶为礼。至则尽欢共饮,迄暮而归。或怪

  • 拱北辰

    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子曰:‘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众星共之。’”按,共为“拱”的本字。孔子曾以北极星为众星所围,来比喻帝王为众臣环绕。后遂用为群众随明主之典。唐.刘禹锡《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

  • 取义成仁

    文天祥抗元被俘后以身殉国事。文天祥(1236-1283年)字宋瑞,又字履善,自号文山。宋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理宗宝祐四年(1256年)中进士第一名。宝祐六年(1258年)初,蒙古军队分三路向南宋

  • 天高听卑

    《吕氏春秋.制乐》:“宋景公之时,荧惑在心(荧惑,火星;心,即商星,在宋之分野),公惧,召子韦而问焉,曰:‘荧惑在心,何也?’子韦曰:‘荧惑者,天罚也;心者,宋之分野也;祸当居君。虽然,可移于相。’公

  • 钱癖

    《晋书.和峤传》载:和峤在晋惠帝时,官至太子太傅,所拥财富可敌王者,但性极吝啬,时人讥笑他为“钱癖”。又《杜预传》:“时王济解相马,又甚爱之;而和峤颇聚敛,预常称‘济有马癖,峤有钱癖’。”后因称贪财敛

  • 盒子会

    明末,秦淮河畔的妓女,节日用盒子盛以各种海味相赛并宴会,称“盒子会”。清代孔尚任《桃花扇.访翠》:“〔生〕是了,今日清明佳节,故此皆去赴会,但不知怎么叫做盒子会。〔丑〕赴会之日,各携一副盒儿,都是鲜物

  • 八虎

    指明武宗时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集团。刘瑾(1451-1510年),陕西兴平人,本姓谈,依刘姓宦官以进,冒其姓。初在太子(即武宗)宫,武宗即位后,掌钟鼓司,以旧恩得宠,由内官监、总督团营升至司礼监太监。武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