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合浦珠还

合浦珠还

比喻以有德行为来感动万物,连走失的蚌也返回原处。又用于比喻人去复返或东西失而复得。孟尝,字伯周,会稽上虞(今浙江上虞县)人。是当时著名廉吏。安帝、顺帝时,曾任合浦(今广西合浦县)太守。当地不产五谷,但有海产珍珠。因与交阯接壤,故多以珍珠换取粮食。此前地方官多是贪得无厌之辈,派人偷采珍珠而不知保养,产珠的蚌纷纷的迁到交阯的水域,于是商旅不行,人无生路,穷苦人有的饿死道旁。孟尝到任后,大力革除弊政。不到一年,迁走的蚌又纷纷回到原地。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76第2473页《孟尝传》:“孟尝,字伯周,会稽上虞人也。……迁合浦太守。郡不产谷实,而海出珠宝,与交阯比境,常通商贩,贸籴粮食。先时宰守并多贪秽,诡人采求,不知纪极,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。于是行旅不至,人物无资,贫者饿死于道。尝到官,革易前弊,求民病利。曾未逾岁,去珠复还,百姓皆反其业,商货流通,称为神明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陈陶《题赠高闲上人》:“珠还合浦老,龙去玉川贫。”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8《霍女》:“女笑曰:‘妾生平于吝者则破之,于邪者则诳之也。若实与君谋,君必不肯,何处可致千金者?错囊充物,而合浦珠还,君幸足矣,穷问何为?’乃雇役苛囊,相将俱去。”


见“珠还合浦”。《聊斋志异·霍女》:“错囊充牣,而~,君幸足矣,穷问何为?”


解释合浦:古郡名。汉代设置,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,县东南有珍珠城,又名白龙城,以产珍珠著名。还:返回。原比喻因为德政有方,以至于以前逃走的珠蚌受到感动而返回。后多用来比喻失去的东西又再次得到。

出处后汉书·循吏传·孟尝》:“(合浦)郡不产谷实,而海出珠宝……先时宰守并多贪秽,诡人采求,不知纪极,珠遂渐徙于交趾郡界。……尝到官,革易前敝,求民病利。曾未踰岁,去珠复还,百姓皆反其业。”

东汉时,合浦郡不产粮谷,但盛产珍珠。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,色泽纯正,被称为“合浦珠”。合浦当地的百姓都以采珠为生,并以此换取粮食来生活。孟尝是当时有名的清官,他仁爱道义,高洁脱俗,才能出众。在孟尝来合浦担任郡守之前,合浦的各级官吏贪赃枉法,不管珍珠生长的规律和捕捞的节制,一味派人捕捞。结果,珠蚌害怕了,它们逐渐迁徙到了邻近的交趾郡内。合浦能捕捞到的珍珠越来越少。合浦百姓向来靠采珠为生,如今资源枯竭,采不到珍珠,客商们也不来了,百姓无法生活,不少人因此饿死。孟尝担任合浦太守后,革除以前的弊政,寻求帮助老百姓摆脱困境的办法。他废除了不合理的捕捞政策,大力保护和合理开发珠蚌资源。还不到一年,迁走的珠蚌又返回了合浦,合浦又成了盛产珍珠的地方,百姓们也都过上了富裕安乐的日子。

例句

由于政策合理,领导有方,学校许多流失的人才又纷纷返回,真可谓“合浦珠还”。


【词语合浦珠还】  成语:合浦珠还汉语词典:合浦珠还

猜你喜欢

  • 汗血

    同“汗血马”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文行》:“汗血缓步,呼吸而千里。”【词语汗血】   汉语大词典:汗血

  • 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

    身躯、四肢、毛发、皮肤这些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东西,不敢随便毁伤。 古人认为这是子女所应遵循的孝道。语出《孝经.开宗明义章》: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邢昺疏:“身谓躬也,体谓肢也

  • 一刻千金

    极言时光的宝贵。宋代苏轼《春夜》诗:“春宵一刻值千金,花有清香月有阴。歌管楼台声细细,鞦韆院落夜沉沉。”元代乔吉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玉箫吹彻碧桃花,端的是一刻千金价。”主谓 古以一昼夜为一百刻。比喻

  • 钧韶

    同“钧天广乐”。清袁枚《枚方以诗献中丞而中丞赠诗适至》诗:“正投《巴曲》到军门,忽听钧《韶》降野滨。”

  • 素丝之节

    源见“素丝羔羊”。称誉官吏清廉的节操。宋曾巩《策问二》:“然朝廷之臣未能有素丝之节,正直之行。”明沈德符《野获编补遗.桂文襄受赂》:“旧传桂见山有素丝之节,谬矣。”

  • 敲推

    同“推敲”。宋何薳《春渚纪闻.何张遗句南金录》:“〔张伯鹏〕尝与余分韵赋诗,继有一诗,督余所作,云‘坐中病竞分明久,驴上敲推兀未裁’。用事精稳,如老作者。”【词语敲推】   汉语大词典:敲推

  • 付之一哂

    付:给。 哂(shěn审):笑。指给以一笑,不予理会。沈文奎,明末会稽(今浙江绍兴市)人。清太宗皇太极攻取遵化,沈文奎降清,被安置在文史馆内。沈文奎上奏:皇帝君王治国平天下的道理,奥妙在于《四书》,那

  • 折戟沉沙

    唐.杜牧《赤壁》诗:“折戟沉沙铁未销,自将磨洗认前朝。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”此诗是诗人的凭吊赤壁的怀古之作。前二句以“沉沙折戟”之磨洗引起怀古之想,后二句以设想的方式,从历史的反面去推断赤

  • 五色无主

    脸上神色变化不定,无法自主,形容惊慌失措、紧张恐惧的情态。典出汉代刘向《新序.杂事五》。详见“叶公好龙”条。主谓 脸上的神色失去了控制。指因为恐惧而神色不定。语本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禹南省方,济乎江

  • 骑鹤维扬

    同“骑鹤上扬州”。宋刘克庄《沁园春.七和林卿韵》词:“腰钱骑鹤维扬,分表事谁能预测量?”【词语骑鹤维扬】  成语:骑鹤维扬汉语大词典:骑鹤维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