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见

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见

见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。”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4回:“俄国人的阴谋辣手,真是~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壶中白日

    同“壶中天”。唐李端《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》诗:“壶中开白日,雾里卷朱旗。”

  • 檀公策

    《南齐书.王敬则传》:“檀公(道济)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,汝父子唯应急走耳!”“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”,此是当时的习惯用语,王敬则在这里是用以讽刺东昏侯父子的。三十六本为虚指,重点在于一走了事,后来好事者

  • 市门翁

    源见“吴市隐”。称弃官遁隐的高士。宋刘敞《同梅二十五饮永叔家观所抄集近事》诗:“观书太史氏,全性市门翁。”【词语市门翁】   汉语大词典:市门翁

  • 八十一家

    《汉书.扬雄传下》:“故《玄》三方、九州、二十七部、八十一家、二百四十三表、七百二十九赞,分为三卷。”汉时,扬雄著《太玄经》,书中有“八十一家”。后因用指《太玄经》,并作为称美诗文富有奇彩的典故。唐.

  • 乘槎天汉

    同“乘槎河汉”。唐徐彦伯《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》诗:“皆言侍跸横汾宴,暂拟乘槎天汉游。”

  • 秦皇桥

    同“秦帝桥”。宋谢翱《采药候潮山宿山头粗蓝夜中望海》诗:“却寻徐福岛,因问秦皇桥。”

  • 骥枥

    同“老骥伏枥”。宋京镗《念奴娇.次宇文总领游北湖韵》词:“骥枥难淹,鹏程方远,大器成须晚。”【词语骥枥】   汉语大词典:骥枥

  • 逃之天天

    原为桃之夭夭,指新嫁女子脸色象盛开的桃花一样美丽。后以“桃”、“逃”同音,遂演化为“逃之夭夭”,表示逃跑,今带有诙谐或嘲讽之意。【出典】: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

  • 玄之又玄

    《老子》:“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”本谓“道”幽昧深远,不可测知。后因以“玄之又玄”谓事理非常奥妙难懂。唐孔颖达《〈周易正义〉序》:“原夫《易》理难穷,虽复玄之又玄,至于垂范作则,便是有而教有。”并列

  • 一嚬一笑

    《韩非子.内储说上》:“吾闻明主之爱,一嚬一笑,嚬有为嚬,而笑有为笑。”嚬,同颦,皱着眉头不高兴的样子。一嚬一笑指脸上喜怒哀乐的表情变化。《乐府诗集》梁.昭明太子《龙笛曲》:“金门玉堂临水居,一嚬一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