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包胥哭秦庭

包胥哭秦庭

源见“哭秦庭”。表示济难救国的忠心。金元好问《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》诗:“精卫有冤填瀚海,包胥无泪哭秦庭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申包胥如秦乞师,曰:‘吴为封豕长蛇,以荐食上国。虐使于楚,寡君失守社稷,越在草莽。使下臣告急曰,夷德无厌,若邻于君,疆埸(yi)之患也。……’秦伯使辞焉,曰:‘寡人闻命矣,子姑就馆,将图而告。’对曰:‘寡君越在草莽,未获所伏。下臣何敢即安?’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人口,七日。秦哀公为之赋《无衣》,九顿首而坐。秦师乃出。”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,求救于秦。秦不许。包胥立于秦庭,昼夜哭,七日七夜不绝其声。秦哀公怜之,曰:‘楚虽无道,有臣若是,可无存乎?’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。”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亦载,申包胥作棼冒勃苏,棼冒即蚡冒,申包胥为蚡冒氏,勃苏、包胥音近。

【今译】 春秋时,吴国攻破楚国郢都,楚臣申包胥急赴秦国求援,他对秦王说:“吴国好比野猪长蛇,多次吞食中原上国的领土。楚国最先受害。现在我国战败,宗庙社稷难保,国君逃亡在荒野之中。他派我到贵国告急求援,说:吴国蛮夷之邦,野心永远不会满足。他们如果灭掉楚国,就与贵国为邻了,那时贵国的疆界也将受到威胁。……”秦王使人告诉申包胥:“你所说的,我都知道了。请你在馆舍住下等候,待我们商议后再告知你。”申包胥说:“我国国君尚在荒郊野外,没有安身之处,作为臣子,我如何能安心等候呢?”于是就靠着宫墙站立,日夜嚎啕痛哭,他饮食不进,一连哭了七天七夜。秦哀王很受感动,为他吟诵《无衣》诗,说:“楚国虽无道,但有这样的贤臣,楚国怎会灭亡呢?”于是派遣五百辆战车出发救楚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表现人救国济难的忠心; 也形容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。

【典形】 包胥救楚、包胥哭秦庭、包胥血、存荆、救楚、哭秦廷、秦庭哭、申胥恨、申胥泣血、首碎秦庭、包胥一哭、无复有申包、依墙哭楚、复楚孤臣、包胥存楚、包胥一诺、包胥一出、申包恸哭、愧包胥、楚包胥、秦庭泪、践秦庭。

【示例】

〔包胥救楚〕 唐·张说《过庾信宅》:“包胥非救楚,随会返留秦。”

〔包胥哭秦庭〕 金·元好问《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》:“精卫有冤填瀚海,包胥无泪哭秦庭。”

〔包胥血〕 清·叶世佺《谒刘公祠》:“涕泪包胥血,饥寒苏武毡。”

〔存荆〕 汉·班固 《幽通赋》:“木偃息以蕃魏兮,申重茧以存荆。”

〔救楚〕 唐·李白 《鸣皋歌送岑征君》:“哭何苦而救楚,笑何夸而却秦。”

〔哭秦廷〕 元·郑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想过昭关八面虎狼威,怎知哭秦廷七日英雄泪。”

〔秦庭哭〕 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鬼同曹社之谋,人有秦庭之哭。”

〔申胥恨〕 明·吴易 《满江红》:“伍胥耻,荆城雪; 申胥恨,秦庭咽。”

〔申胥泣血〕 唐·李白《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》:“吴师鞭尸于楚国,中胥泣血于秦庭。”

〔首碎秦庭〕 唐·柳宗元《睢阳庙碑》:“首碎秦庭,终懵无衣之赋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支属

    亲属。《史记.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。”支亦作“枝”。《史记.五宗世家》:“(中山靖王)胜为人乐酒,好内,有子枝属百二十余人。”有:多有的意思。【词语支属】   汉语大词典:支属

  • 举子踏槐花

    同“槐花黄,举子忙”。宋苏轼《和董传留别》:“厌伴老儒烹瓠叶,强随举子踏槐花。”

  • 桐叶戏

    源见“桐叶之封”。形容帝王弟兄之谊。唐张说《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》:“《棣华》歌尚在,桐叶戏仍传。”【词语桐叶戏】   汉语大词典:桐叶戏

  • 带箭鹤

    唐.薛用弱《集异记.徐佐卿》:“明皇天宝十三载,重阳日,猎於沙苑。云间有孤鹤徊翔焉。上亲御弧矢,一发而中。其鹤则带箭徐坠,将及地丈许,歘然矫翰,西南而逝……益州城有明月观焉,每有自称青城道士徐佐卿者,

  • 负局生

    同“负局先生”。唐刘禹锡《赋郭用和所藏古镜》:“门前负局生,为我一磨拂。”【词语负局生】   汉语大词典:负局生

  • 采菖蒲

    晋.葛洪《神仙传》卷三《王兴》:“汉武上嵩山,登大愚石室,起道宫,使董仲舒、东方朔等斋洁思神。至夜,忽见有仙人长二丈,耳出头颠,垂下至肩,武帝礼而问之。仙人曰:‘吾九疑之神也。闻中岳石上菖蒲一寸九节,

  • 阿和平蜀

    《旧五代史.僭伪.王建传》:“衍,建之幼子也。建卒,衍袭伪位。……衍既冲騃,军国之政咸委于人。……唐同光三年九月十日,庄宗下制伐蜀,命兴圣宫使魏王(李继岌)为都统,枢密使郭崇韬为行营都招讨。……十一月

  • 捉月

    宋洪迈《容斋随笔.李太白》:“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 采石,因醉泛舟于江,见月影俯而取之,遂溺死,故其地有捉月台。”因以“捉月”为咏李白的典实。宋李纲《读四家诗选》诗之一:“谪仙乃天人,薄游人间世……神

  • 余烬复燃

    见“死灰复燃”。《野叟曝言》5回:“素臣见尚有火光,则火之歇脚。素臣可惜火小,刘大更欲烧尽普天下僧寺。复从火后创出奇论,几使~,烧天灼地。”【词语余烬复燃】  成语:余烬复燃汉语大词典:余烬复燃

  • 尧年

    指上古唐尧在位时期。传说那时天下太平。后世往往用来比喻太平盛世。又传说尧在位70年,让位给舜后28年才死,寿逾百岁,故也常用来祝颂皇帝长寿。(此典出自《陈书·沈不害传》。沈不害字孝和,陈武康(今浙江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