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:鹊印
参见:回身县尉
同“芝焚”。《南史.刘峻传》:“敬通虽芝残蕙焚,终填沟壑,而为名贤所慕。”并列 芝蕙,两种香草,比喻贤者。比喻贤德之人去世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。《南史·刘峻传》:“敬通虽~,终填沟壑,而为名贤所慕。”△
《汉书.张骞传》:“骞还,拜为大行。岁余,骞卒。后岁余,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,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。然骞凿空,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,以为质于外国,外国由是信之。”《汉书》中用“凿空”描
汉代淮阴侯韩信贫贱时,挨着饿钓于城下,漂母分自己的饭给他吃的故事。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信钓于城下,诸母漂,有一母见信饥,饭信,竟漂数十曰。信喜,谓漂母曰:‘吾必有以重报母。’母怒曰:‘大丈夫不能自
源见“蛮触交争”。比喻为小事争斗。南朝 梁张缵《南征赋》:“人之寓于宇宙也,何异夫栖蜗之争战,附蚋之游禽。”
见“咬文嚼字”。《红楼梦》22回:“我就怕和他们说话。他们必定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,~,拿着腔儿,哼哼唧唧的,急的我冒火。”
同“夏虫语冰”。唐唐彦谦《中秋夜玩月》诗:“雾静不容玄豹隐,冰生惟恐夏虫疑。”宋梅尧臣《中伏日永叔遗冰》诗:“巨块置我前,凝结造化移。畏冷不敢食,有类夏虫疑。”【词语夏虫疑】 汉语大词典:夏虫疑
源见“大隐金门”。指隐于朝市和隐于山野。唐姚合《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》:“古今功独出,大小隐俱成。”
同“东山携妓”。唐李白《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》诗:“携妓东山去,春光半道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