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公车上书

公车上书

公车:官署名。汉卫尉下属机构,设公车令,掌宫殿中司马门之警卫,并负责以公车接送被征召者、应举者、上书者。故称上书言事或入京请愿为“公车上书”。此典指东方朔初到长安(今陕西西安),即上书言事。后以此典形容大臣向皇帝上书言事;或特指入京会试之举人上书言事。东方朔(前154年——前93年),字曼倩,平原厌次(今山东陵县东北)人。性诙谐滑稽,善辞赋。汉武帝初即位,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,东方朔爱好古代流传之书籍和儒家经学,广泛地阅览许多诸子百家之书。东方朔初到长安时,就到公车官署上奏章给汉武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26《滑稽列传·东方朔》3205页:“武帝时,齐人有东方生(东方先生)名朔,以好古传书,爱经术,多所博观外家之语(即“外家传语”)。朔初入长官,至公车上书。”

【例句】:

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天子思敞功效,使使者即家在所召敞。敞……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。” 吴玉章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:“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举子也纷纷集会、请愿,康有为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余人,举行了著名的‘公车上书’。”


偏正 公车,本汉代官署名,其职掌之一是以公家车马接送被征召者、应举者和上书者,并加以接待;后因而也代指举人入京应试。旧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。语出《史记·东方朔传》:“朔初入长安,至公车上书,凡用三千奏牍。”《孽海花》32回:“割台原是不得已之举,台民不甘臣日,~反抗,列名的千数百人。”△用于诚劝。


【词语公车上书】  成语:公车上书汉语词典:公车上书

猜你喜欢

  • 鸡谈

    源见“谈鸡”。谓玄妙之言。唐卢照邻《〈南阳公集〉序》:“爱客相寻,鸡谈满席。”【词语鸡谈】   汉语大词典:鸡谈

  • 河阳衰鬓

    源见“潘安白发”。慨叹时光流逝,身心渐衰。宋谢懋《风入松》词:“近来眼底无姚魏,有谁更,管领年芳。换得河阳衰鬓,一帘烟雨梅黄。”

  • 陆贾分橐

    同“陆贾分金”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二疏散金,陆贾分橐。”【词语陆贾分橐】  成语:陆贾分橐汉语大词典:陆贾分橐

  • 秦青

    源见“响遏行云”。秦青,战国时秦国的歌唱家。后亦用以称美善歌者。宋冯取洽《沁园春.赠锦江歌者何琮》词:“叹秦青已往,嘉荣何在,念奴骨朽,李八魂消。”明汪廷讷《广陵月》二出:“循腔自可成绝唱,千载秦青远

  • 梓匠轮舆

    《孟子.尽心下》:“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。”孟子指出,木匠和制造车轮车箱的匠人能够传授操作的规矩和基本技能,却不能使人得到巧妙之技。巧妙之技是不好传授的,只能依靠学习者自己的勤学与妙悟,方能

  • 颖脱手

    源见“毛遂自荐”。高手,能手。唐杜甫《水上遣怀》诗:“善知应触类,各藉颖脱手。”【词语颖脱手】   汉语大词典:颖脱手

  • 随珠荆玉

    同“隋珠和璧”。清姚鼐《过程鱼门墓下作》诗:“随珠荆玉多奇士,金匮名山见异书。”见“随珠和璧”。清·姚鼐《过程鱼门墓下作》:“~多奇士,金匮名山见异书。”【词语随珠荆玉】  成语:随珠荆玉汉语大词典:

  • 封留

    《史记.留侯世家》:“汉六年正月,封功臣。良未尝有战斗功,高帝曰:‘运筹策帷帐中,决胜千里外,子房功也。自择齐三万户。’良曰:‘始臣起下邳,与上会留,此天以臣授陛下。陛下用臣计,幸而时中,臣愿封留足矣

  • 椿庭

    源见“椿年”。又《论语.季氏》载:孔鲤趋庭接受父训。后因以“椿庭”为父亲的代称。明沈鲸《双珠记.弃官寻父》:“挟孤囊踽踽远征,敢辞他冷月酸风,知何时得拜椿庭。”【词语椿庭】   汉语大词典:椿庭

  • 刘伶酒德

    同“刘伶好酒”。唐元稹《酬乐天劝醉》诗:“刘伶称酒德,所称良未多。”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刘伶著《酒德颂》、意气所寄。”注引《竹林七贤论》曰:“ (刘伶) 未尝措意文章,终其世,凡著《酒德颂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