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分虎竹”。南朝 宋颜延之《家传铭》:“建节中平,分竹黄初。”唐无可《送李使君赴琼州兼五州招讨使》诗:“分竹雄兼使,南方到海行。”【词语分竹】 汉语大词典:分竹
《庄子.齐物论》:“毛嫱、丽姬,人之所美也;鱼见之深入,鸟见之高飞,麋鹿见之决骤,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(正其颜色)哉?”庄子的意思,是形容美人之美,使鱼、鸟、麋、鹿等禽兽睹美而惊,不敢正眼相看。后世根据
同“梦惠连”。唐李白《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》诗之一:“梦得池塘生春草,使我长价登楼诗。”
源见“丝幕牵红”。指选婿或择偶。《剪灯馀话.琼奴传》:“耕云曰:‘古人有射屏、牵丝、设席等事,皆所以择婿也。’”【词语牵丝】 汉语大词典:牵丝
做官不是因为贫穷,但有时候也因为贫穷。 古人认为出仕是为了行“道”,但有时也为了救贫。为救贫而仕,就应拒绝高官厚禄。语出《孟子.万章下》:“孟子曰:‘仕非为贫也,而有时乎为贫;娶妻非为养也,而有时乎
同“弓冶相承”。唐元稹《赠王承宗侍中》:“海 岱孕灵,弓裘袭艺。诗书礼乐,禀训于祖先。”【典源】 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,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”【今译】《礼记》中讲,锻冶能手的儿子,一定
荡荡:广阔貌。 旧时谀称帝王圣德广阔无边,以致人民找不出恰当词语来形容他。语出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“孔子曰:‘大哉尧之为君!惟天为大,惟尧则之,荡荡乎民无能名焉!’”《晋书.刘隗传.附孙波》:“陛下
深切的了解,透彻的见地。《野叟曝言》第一○五回:“幼闻义方,长读经传,崇正辟邪之志,愈坚愈定,时以灭除老佛为念,深知灼见,确然无疑。”参见“真知灼见”。见“真知灼见”。《野叟曝言》105回:“幼闻义方
糊涂的意思。宋代真德秀为人所讥刺的故事。宋代周密《癸辛杂识》前集《真西山入朝诗》载:南宋时,“楮轻物贵,民生颇艰。”真德秀负一时重望,民间为之语曰:“若欲百物贱,直待真直院。”及真任参知政事,首以尊崇
《晋书.阮裕传》:“裕有好车,借无不给。有人欲借而不敢言,裕闻之曰:‘有车而使人不敢借,何以车为?’遂焚之。”阮裕因为人家不敢向他借车,而认为要车无用,就将车烧掉了。后以“焚车”为乐于助人的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