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佐卿化鹤

佐卿化鹤

唐.薛用弱《集异记.徐佐卿》:“明皇天宝十三载重阳日,猎于沙苑云间,有孤鹤徘徊焉,上亲御弧矢,一发而中。其鹤则带箭徐坠,将及地丈许,欻然矫翰西南而逝(欻,音xū,忽然。矫翰,展翅高飞),万众极目良久,及灭。益州城距郭十五里有明月观焉,依山临水,松桂深寂,道流非修习精悫者,莫得而居,观之东廓第一院,尤为幽绝。每有自称青城道士徐佐卿者,风局清古,一岁率三、四而至焉。观之耆旧因虚其院之正堂,以俟其来,而佐卿至则栖焉,或三、五日,或旬朔,言归青城,甚为道流之所倾仰。一日,忽自外至,神爽不怡,谓院中人曰:‘吾行山中,偶为飞矢所加,寻已无恙矣。然此箭非人间所有,吾留之于壁上,后年箭主到此,即宜付之,慎无坠失。’仍援毫记壁,云留箭之日,则十三载九月九日也。及玄宗避狄幸蜀,暇日命驾行游,偶至斯观,乐其佳景,因遍幸道室。既入此堂,忽睹挂箭,则命侍臣取而玩之,盖御箭也,深异之。因询观之道士,皆以实对。即是佐卿所题,乃前岁沙苑纵畋之日也,佐卿盖中箭孤鹤耳,究其题,乃‘沙苑翻飞,当日集于斯欤’。上大奇之,因收其箭而宝焉。自后,蜀人亦无复有逢佐卿者矣。”

青城道士徐佐卿化鹤而游,不慎被唐玄宗射中。鹤带箭飞回明月观,佐卿挂箭壁上,题记日期,并嘱院中人勿失此箭,以待箭主到来。后明皇幸蜀游观,院中人便将此箭归还了他。后因用为奇异变化之典。

明.萧良有《龙文鞭影》卷一:“佐卿化鹤,次仲为乌。”


【典源】唐·薛用弱 《集异记》卷一:“明皇天宝十三载重阳日猎于沙苑,云间有孤鹤徊翔焉。上亲御弧矢,一发而中。其鹤则带箭徐坠,将及地丈许,歘然矫翰西南而逝。……每有自称青城道士徐佐卿者,风局清古,一岁率三四而至焉。……一日忽自外至,神爽不怡,谓院中人曰:‘吾行山中,偶为飞矢所加,寻已无恙矣。然此箭非人间所有,吾留之于壁上,后年箭主到此,即宜付之,慎无坠失。’……及玄宗避狄幸蜀,暇日命驾行游,偶至斯观。乐其佳景,因遍幸道室。既入此堂,忽睹挂箭,则命侍御取而玩之,盖御箭也。……即视佐卿所题,乃前岁沙苑纵畋之日也。佐卿盖中箭孤鹤耳。”

【今译】唐玄宗于天宝十三年在沙苑射猎,亲手射中一孤鹤,鹤带箭飞逝。当时在益州城外有明月观,有一青城道士徐佐卿,一年常来三四次。一次从外来,神情不愉快,说:“我在山中行,偶然中了流箭,但已无恙。这箭不是平常人的,我留在壁上,后年箭主人将来此,可以还给他,不要丢失。”后来玄宗避安史之乱至蜀地,到明月观游赏,在道室中见到此箭,认得是自己用的箭。又询问道士,并看佐卿题词,才知道中箭的孤鹤就是徐佐卿所变化的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借指道士; 或用以咏鹤等。

【典形】带箭鹤、佐卿归来鹤、佐卿化鹤。

【示例】

〔带箭鹤〕 宋·陆游 《坚顽》:“虽殊带箭鹤,要是脱钩鱼。”

〔佐卿归来鹤〕 宋·苏轼 《白鹤峰新居》之二:“佐卿恐是归来鹤,次律宁非过去僧。”

〔佐卿化鹤〕 明·高启 《书梦赠徐高士》:“佐卿化鹤来吾乡,朱冠缟衣颀而长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时公犊

    参见:留犊

  • 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

    见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”。

  • 民可以乐成,不可与虑始

    见〔民不可与虑始,而可与乐成〕。

  • 厉精图治

    图:谋求。振奋精神,力求治理好国家。宋.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二三:“熙宁中,王介甫初参大政,神考方厉精图治。”亦作“厉精求治”。《新唐书.魏知古等传赞》:“观玄宗开元时,厉精求治,元老魁旧,动所尊惮,故

  • 尻马

    同“尻轮神马”。清陈维崧《金菊对芙蓉.舟行遇大风仍用前韵》词:“喜今朝尻马,仿佛天游。”【词语尻马】   汉语大词典:尻马

  • 飞破镜

    源见“飞鹊镜”。喻夫妇分别。唐王昌龄《送裴图南》诗:“漫道闺中飞破镜,犹看陌上别行人。”

  • 骏马换倾城

    同“骏马换小妾”。宋苏轼《次韵许仲元送成都高士敦钤辖》:“坐看飞鸿迎使节,归来骏马换倾城。”【词语骏马换倾城】   汉语大词典:骏马换倾城

  • 一傅众咻

    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有楚大夫于此,欲其子之齐语也,则使齐人傅诸?使楚人傅诸?曰:使齐人傅之。曰:一齐人傅之,众楚人咻之,虽日挞而求其齐也,不可得矣;引而置之庄 岳之间数年,虽日挞而求其楚,亦不可得矣

  • 题柱相如

    源见“题桥柱”。泛指立志求取功名富贵的人。元马祖常《次韵王参议寄上京胡安常诸公》之一:“年年载笔陪京道,题柱相如又过桥。”

  • 盘马弯弓

    唐.韩愈《雉带箭》:“原头火烧静兀兀,野雉畏鹰出复没。将军欲以巧伏人,盘马弯弓惜不发。……”诗人以“盘马弯弓”这一特定镜头,突出将军自信、矜持、踌躇满志的神态。后以此喻引而不发之典。宋.敖陶孙《竹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