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仪舌尚存

仪舌尚存

源见“张仪舌”。指能说善辩的口才或建功立业的本领还在。宋邓肃《送成彦尉邵武》诗:“仪舌尚存斯足矣,卞玉那愁不识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将兵善多多

    同“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”。清赵翼《奉命赴滇从军征缅甸》诗:“为政已应书下下,将兵敢说善多多。”

  • 三尸虫

    源见“三尸”。比喻奸佞之人。清钱谦益《送何士龙南归兼简卢紫房一百韵》:“执彼三尸虫,打杀铜驼傍。”

  • 猿肠寸断

    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二十:“临川东兴,有人入山,得猿子,便将归。猿母自后逐至家。此人缚猿子于庭中树上,以示之。其母便搏(拍,打)颊向人,欲乞哀状,直谓(只是)口不能言耳。此人既不能放,竟击杀之。猿母悲

  • 殿自鸣钟

    传说三国魏时殿前钟无故自鸣,张华以为蜀铜山崩的感应。唐虞世南《北堂书钞》卷九十七引《异苑》:“魏时,殿前钟大鸣,震骇者众。张华曰:‘此蜀山毁,故钟应之。’蜀都寻上事,皆如华言。”又卷一百八引《异苑》:

  • 泣麟

    《公羊传.哀公十四年》:“春,西狩获麟。……麟者仁兽也,有王者则至,无王者则不至。有以告者,曰:‘有麋而角者。’孔子曰:‘孰为来哉!孰为来哉!’反袂拭面,涕沾袍。”《孔子家语》卷四《辩物》:“叔孙氏之

  • 沉默寡言

    很少说话。寡:少。宋代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六:“南岳玄泰上坐,不知何许人也,沉静寡言,未尝衣帛。”并列 态度肃穆,不爱谈话。语出《旧唐书·梁崇义传》:“梁崇义……沉默寡言,众悦之,累迁为偏裨。”向

  • 顽父嚚母

    《书.舜典》:“父顽,母嚚,象傲。”后因以“顽父嚚母”为愚顽暴虐的家长之典。《黄绣球》二三回:“有了学问,自然有见识,有本领,遇着贤父兄自然不必说,便遇着顽父嚚母,也可以渐渐劝化。”并列 嚚,蠢而顽固

  • 坠天花

    源见“天花乱坠”。谓极尽言谈之妙。清李渔《比目鱼.耳热》:“我便坠天花,也说不出他浑身的娇法。”

  • 琐尾流离

    《诗经.邶风.旄丘》:“琐兮尾兮,流离之子。”毛亨传:“琐尾,少好之貌;流离,鸟也。少好,长丑。始而愉乐,终以微弱。”琐尾,少时美好;流离,枭的别名。据说,枭幼小时十分可爱,长大后却很丑恶。后世多以“

  • 循循诱人

    犹循循善诱。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一回:“〔陈拊〕壮年励志苦学,屡科不第,遂隐居教授,循循诱人。”见“循循善诱”。《杨家将演义》1回:“(陈拊)壮年励志苦学,屡科不第,遂隐居教授,~。”【词语循循诱人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