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京洛风尘

京洛风尘

同“京洛尘”。唐方干《送郭太祝归江东》诗:“京洛风尘久,江 淮音信稀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文选·陆机〈为顾彦先赠妇〉诗》之一:“辞家远行游,悠悠三千里,京洛多风尘,素衣化为缁。修身悼忧苦,感念同怀子。隆思辞心曲,沉欢滞不起。欢沉难克兴,心乱谁为理。愿假归鸿翼,翻飞浙江汜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陆机有《为顾彦先赠妇》诗,诗中讲,辞家远行去游历,悠悠远隔三千里。京城洛阳多风尘,白衣染得黑又黑。修身愁苦又忧伤,我是多么怀念你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们追逐功名利禄,风尘仆仆奔走京城; 也泛指京城的烦嚣尘世。

【典形】 长安尘、尘起洛阳风、帝京尘、二京尘、风尘化客衣、京尘、京洛尘、京洛风尘、京洛化衣、京洛土、京洛衣尘、洛尘、洛城尘、洛阳尘、染缁尘、素衣尘、素衣化缁、西京尘、缁尘、洛阳城里尘、京华多尘土、京洛缁尘、京洛红尘、素衣缁、京路尘、京尘梦、困尘缁、衣染洛尘、素衣垢。

【示例】

〔长安尘〕 清·黄景仁《邵二云自江上归余姚》:“郎吟襆被上车去,衣上薄污长安尘。”

〔尘起洛阳风〕 唐·骆宾王《秋日饯陆道士》:“日霁崤陵雨,尘起洛阳风。”

〔帝京尘〕 唐·柳宗元《梅雨》:“素衣今尽化,非为帝京尘。”

〔二京尘〕 唐·杜牧《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》:“宅临三楚水,衣带二京尘。”

〔风尘化客衣〕 宋·范仲淹《出守桐庐道中》:“不信有京洛,风尘化客衣。”

〔京尘〕 金·元好问《与冯吕饮秋香亭》:“庞眉书客感秋蓬,更在京尘澒洞中。”

〔京洛风尘〕 唐·方干《送郭太祝归江东》:“京洛风尘久,江淮音信稀。”

〔京洛化衣〕 宋·陆游《初春出游戏作》:“京洛化衣无梦去,邯郸观伎有诗传。”

〔京洛土〕 清·黄景仁《金缕曲》:“抵死不沾京洛土,算从头,作计输公等。”

〔京洛衣尘〕 唐·赵嘏《经无锡县醉后吟》:“京洛衣尘在,江湖酒病深。”

〔洛尘〕 宋·刘筠《送客不及》:“只自河梁传怨曲,洛尘千古化征衣。”

〔洛城尘〕 唐·杜牧《宣城送萧兵曹》:“舟寒句溪雪,衣故洛城尘。”

〔洛阳尘〕 唐·薛据《落第后口号》:“时命不将明主合,布衣空惹洛阳尘。”

〔染缁尘〕 宋·张炎《征招·答仇山村见寄》:“京洛染缁尘,悠然意,独对南山一笑。”

〔素衣尘〕 宋·陆游《晨起》:“远游端可继,敢恨素衣尘。”

〔素衣化缁〕 清·曹庭枢《张鸿勋惠读看云吟稿》:“山鬼笑人文不灵,素衣化缁衫犹青。”

〔西京尘〕 唐·孟郊《自商行谒复州卢》:“未遂东吴归,暂出西京尘。”

〔缁尘〕 南朝齐·谢眺《酬王晋安》:“谁能久京洛,缁尘染素衣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湘妃立蛟脊

    楚.屈原《九歌.湘夫人》:“麋何食兮庭中,蛟何为兮水裔。”麋,兽名,似鹿。水裔,水边。屈原诗意是说,麋本当在山林而在庭中,蛟本当在深渊而在水边。这都是君昏国乱而造成的善恶颠倒、处所失当。后因用为咏是非

  • 一钱尺帛

    一钱:一枚钱。形容一丝一毫的财产也不入自己一房,指大家庭中兄弟间和睦亲厚、财富与共。事本北魏崔挺之子、孝芬六兄弟。崔挺,字双根,博陵安平(今河北保定)人,官至昭武将军、光州刺史。挺家三世都是弟兄同居,

  • 分荆

    源见“田家荆合”。喻指兄弟离析不睦。清张大复《梅花草堂集.分关》:“故不如分荆荆枯、存荆荆茂,然后知修让之道也。”【词语分荆】   汉语大词典:分荆

  • 南山叟

    同“南山皓”。明许潮《同甲会》:“俺几个茹灵芝,共效南山叟。”【词语南山叟】   汉语大词典:南山叟

  • 陵谷沧桑

    源见“陵谷”、“沧海桑田”。比喻世事巨变。清赵翼《瓯北诗话.吴梅村诗一》:“顾谦益已仕我朝,又自托于前朝遗老,借陵谷沧桑之感,以掩其一身两姓之惭,其人已无足观。”见“沧桑陵谷”。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吴

  • 赤玉舄

    42` 同“安期遗舄”。唐李白《古风》之二十:“终留赤玉舄,东上蓬莱路。”【词语赤玉舄】   汉语大词典:赤玉舄

  • 憩棠

    源见“召公棠”。喻地方官的德政。宋梅尧臣《送棣州唐虞部》诗:“风俗已如此,憩棠无讼争。”【词语憩棠】   汉语大词典:憩棠

  • 学究天人

    《梁书.钟嵘传》:“方今皇帝资生知之上才,体沈郁之幽思,文丽日月,学究天人。”究,研究。天人,天道、人事。形容人的学识渊博,有关天道、人事方面的学问皆通晓。后因以“学究天人”作为形容知识渊博的人之典故

  • 芝残蕙焚

    同“芝焚”。《南史.刘峻传》:“敬通虽芝残蕙焚,终填沟壑,而为名贤所慕。”并列 芝蕙,两种香草,比喻贤者。比喻贤德之人去世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。《南史·刘峻传》:“敬通虽~,终填沟壑,而为名贤所慕。”△

  • 闻鼓鼙之声,则思将帅之臣

    鼓鼙( ㄆㄧˊ pí ):乐器,即大鼓和小鼓,古时进军时用以激励士气。后借指战争。 国家有了战事,就会想到领军打仗的人。语出《礼记.乐记》:“君子听鼓辈之声,则思将帅之臣。”《汉书.陈汤传》:“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