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井底之蛙

井底之蛙

同“井蛙”。元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二折:“如今有等轻薄之子,重色轻贤,真所谓井底之蛙耳。”


偏正 生活在井底的青蛙只看见很小一块天。比喻阅历浅短的人。语本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。”柳建伟《王金栓上校的婚姻》:“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真火车,我确实是一个~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表示人的经历短浅,见闻浅陋。→坐井观天 拘墟之见 井蛙醯鸡↔见多识广 高瞻远瞩 立地书橱 博物君子。也作“井底蛤蟆”、“井底蛙”、“井底鸣蛙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。”“公子牟隐机大息,仰天而笑曰:‘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?谓东海之鳖曰:“吾乐与! 出跳梁于井干之上,入休乎缺甃(zhou)之崖; 赴水则接腋持颐,蹶泥则没足灭跗; 还虷蟹与科斗,莫吾能吾也。且夫擅一壑之水, 而跨��坎井之乐, 此亦至矣,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!”东海之鳖左足未入,而右膝已絷矣。于是逡巡而却,告之海曰:“夫千里之远,不足以举其大; 千仞之高,不足以极其深。禹之时十年九潦,而水弗为加益; 汤之时八年七旱,而崖不为加损。夫不为顷久推移,不以多少进退者,此亦东海之大乐也。”于是坎井之蛙闻之,适适然惊,规规然自失也。’”《东观汉记·马援》:“时公孙述称帝,(隗)嚣使(马)援往观之。援素与述同乡里,相善,以为至当握手迎如平生,而述方盛陈陛卫,以延援入,……(援) 因而辞归,谓嚣曰:‘子阳井底蛙耳,不如专意东方。’”《后汉书·马援列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《庄子》中讲,井底之蛙不可以和它谈论大海,是由于它受到所居之地的局限。公孙龙和公子魏牟一起议论圣贤之道,公子魏牟倚案叹息,仰天而笑说:“你不曾听说过浅井中的青蛙吗?它对东海中的鳖说:‘我真快乐啊!我出来就在井栏上面跳来跳去,进去就在井壁的砖缝里休息。跳入水中,水浸到我的腋窝和下巴,踏到泥里,泥埋没了我的脚背; 看看孑孓、蝌蚪,都不如我啊。况且我独占一坑之水,独享一井之乐,这也快活到极点了,你何不进来看看呢?”东海里的鳖左脚还没进去,右膝已经绊住了,于是迟疑着退了回去,对井蛙讲起了大海:‘千里之遥远,也形容不了它的广; 千仞之高,也形容不了它的深。夏禹时十年九涝,而海水并未增加多少,商汤时八年七旱,海水并未减少多少。可见,时间长短、雨量多少都影响不了海水。生活在如此无边无际的大海里,才是最快乐的啊。’听到这些,井蛙惊恐羞愧,茫然若有所失。”后汉时公孙述在蜀地称帝,隗嚣派马援前去探看虚实。马援和公孙述从小是邻居,关系很好,马援原以为他俩多年不见,公孙述一定会握手相迎,亲热如初,可是公孙述却先陈列仪仗,然后才以君臣之礼相见。马援辞归对隗嚣说:“公孙述 (字子阳) 不过是个井底之蛙,我们不如为东方的刘秀效力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见闻狭隘,妄自尊大的人。

【典形】 井底鸣蛙、井底蛙、井蛙、坎井、坎蛙、蛙井喜、坐井蛙、蛙在井、坐蛙井、井中蛙。

【示例】

〔井底鸣蛙〕 元·郑廷玉《看钱奴买冤家债主》:“你自尊自大无高下,真乃是井底鸣蛙,穷汉肚肠些娘大。”

〔井底蛙〕 清·黄鷟来《短歌赠友》:“伏波脱身出西蜀,子阳传笑井底蛙。”

〔井蛙〕 元·白朴《水调歌头》:“堪笑井蛙裈虱,不道人生能几,肝肺自相雠。”

〔坎井〕 清·赵执信《始见海》:“半生在坎井,跬步临津涯。”

〔坎蛙〕 清·顾炎武《酬李处士因笃》:“自哂同坎蛙,难佐北溟浪。”

〔蛙井喜〕宋·黄庭坚《次韵答邢敦夫》:“方求无津涯。不作蛙井喜。”

〔坐井蛙〕 宋·苏轼《南禅长老和诗不已》:“那将坐井蛙,面比谈天衍。”


【词语井底之蛙】  成语:井底之蛙汉语词典:井底之蛙

猜你喜欢

  • 余音绕梁

    形容优美的歌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韩国歌女韩娥东向赴齐国,因为没有粮食,只好卖唱乞食。她离开后,歌声仍在梁间环绕,三日不绝,人们都以为她还留在当地。有一次她路过客栈,受到人侮辱,韩娥便长歌当哭,整个村

  • 虚弦落雁

    源见“空弦落雁”。称赞箭艺精湛。宋黄庭坚《鼓笛慢.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》词:“平坡驻马,虚弦落雁,思临虏帐。”

  • 仙李蟠根

    《太平广记》卷一引晋葛洪《神仙传.老子》:“老子之母,适至李树下而生老子,生而能言,指李树曰:‘以此为我姓。’”李唐统治者自言为老子之后,后因以“仙李蟠根”谓李姓宗族昌盛。唐杜甫《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

  • 投砖

    源见“抛砖引玉”。赠人之物品的谦言。唐卢纶《卧病寓居龙兴观赠乔尊师》诗:“倚玉翻成难,投砖敢望酬?”【词语投砖】   汉语大词典:投砖

  • 上方不足,下比有余

    见“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”。晋·张华《鷦鹩赋》:“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。”【词语上方不足,下比有余】  成语:上方不足,下比有余汉语大词典:上方不足,下比有余

  • 剑许徐君

    同“剑挂孤松”。元汤炳龙《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并札卷》诗:“剑许徐君自有心,书还孔氏非无故。”

  • 卖蒙懂

    《岁时广记》卷五引宋 吕原明《岁时杂记》:“元日五更初,猛呼他人,他人应之,即告之曰:‘卖与尔蒙懂。’卖口吃亦然。”蒙懂,迷糊;疾呆。“卖蒙懂”谓卖出痴呆,留下聪明给自家。为宋时的一种民俗。明田汝成《

  • 片羽

    源见“吉光片羽”。传说中神马吉光的小片毛。喻指残存的少量珍品。《史通.古今正史》“十六国春秋”清浦起龙通释:“世徒以国史为正,然频书幸留片羽,孝标亦在唐前,讵不足当互证之资耶?”【词语片羽】   汉语

  • 得一老兵

    《晋书.谢奕传》:“奕每因酒,无复朝廷礼,尝逼温饮,温走入南康主门避之。主曰:‘君若无狂司马,我何由得相见!’奕遂携酒就听事,引温一兵帅共饮,曰:‘失一老兵,得一老兵,亦何所怪。’”后因以“得一老兵”

  • 飞蓬之问

    蓬因风飞摇不定,比喻不合乎礼仪规定的质问。《管子.形势》:“飞蓬之问,不在所宾,燕雀之集,道行不顾。”意思是无度之言,明主不敬;燕雀翔集是常事,道行者忽而不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