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五色诏

五色诏

晋.陆翙《邺中记》:“石季龙(即石虎,字季龙,后赵主石勒侄。勒死,虎废勒子弘,自立为赵天王,迁都于邺,后称帝)皇后在观上,有诏书五色纸,著凤口中。凤即衔诏,侍人放数百丈绯绳,辘轳回转,凤皇飞下。凤以木作之,五色漆画,口朱(音zhòu,鸟嘴)脚皆用金。”(引自《初学记》卷三〇)

后赵主石虎,曾以木凤衔诏书下颁,后因用为颁布诏书的典故。

又据《玉海》载称:开元十一年,上(唐玄宗李隆基)以赞述(书)赐燕公以下十八人,自于五色笺八分书之。

唐.王维《早朝大明宫》诗:“朝罢须裁五色诏,珮声归到凤池头。”

五色诏书因以五色纸(笺)书就,文人常以“五色书”别称之,故旧时又以“五色书”用为皇帝诏书的代称。例如唐.王维《上张令公》诗:“市阅千金字(见一字千金),朝闻(一作开)五色书。”司空曙《酬张芬有赦后见赠》诗:“紫凤朝衔五色书,阳春忽布(一作报)网罗除。”

全唐诗》钱起《送张员外出牧岳州》诗:“凤凰衔诏与何人,喜政多才宠寇恂(后汉昌平人,拜汝南太守,颇有政绩,深受当地人民热爱。参见“借寇”条)。”

唐.白居易《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》:“凤诏停舍人,鱼书除刺史。”

元.汤式〔中吕.普天乐〕《友人为人所诬赴杭》:“想则想瑶台畔青鸾寄语,盼则盼碧天边紫凤衔书。”


【词语五色诏】   汉语词典:五色诏

猜你喜欢

  • 无缘对面不相逢

    见〔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〕。

  • 流霞

    汉王充《论衡.道虚》:“曼都(项曼都)好道学仙,委家亡去,三年而返。家问其状,曼都曰:‘……有仙人数人,将我上天,离月数里而止,见月上下幽冥,幽冥不知东西。居月之劳,其寒凄怆,口饥欲食,仙人辄饮我以流

  • 离鸾别鹤

    源见“离鸾别凤”、“别鹤操”。比喻分离的配偶。林学衡《秋夜琴声曲》:“凤尾桐音清且圆,离鸾别鹤情难捐。”【词语离鸾别鹤】  成语:离鸾别鹤汉语大词典:离鸾别鹤

  • 殷王解网罗

    源见“网开三面”。比喻朝廷赦罪施恩。唐王维《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》诗:“忽蒙汉诏还冠冕,始觉殷王解网罗。”

  • 木荟豫章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十引《豫章记》:“松阳门内有大梓树,大四十五围,举树尽枯死。永嘉中,一旦忽更荣茂。大兴中,元皇帝果举大业。庾仲初《杨都赋》所云:‘瘣(音huì,树病元枝)木荟于豫章’,郭璞《南郊赋》云:

  • 石马出水文

    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七:“初,汉元、成之世,先识之士有言曰:‘魏年有和,当有开石於西三千余里,系五马,文曰“大讨曹”。’及魏之初兴也,张掖之柳谷有开石焉。始见於建安,形成於黄初,文备於太和。周围七寻,

  • 客舍青青柳色新

    客舍周围一片青翠的柳色。 古时常用以形容送别时的自然环境。语出唐.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: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进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元.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二折:“客舍青青柳色

  • 鲛人泉客泣

    同“鲛人诉泣”。元王恽《大雹行》:“又疑鲛人泉客泣相别,泪洒珠玑恣狼藉。”

  • 刮目相看

    同“刮目相见”。鲁迅《伪自由书.航空救国三愿》:“只有航空救国较为别致,是应该刮目相看的。”见“刮目相待”。周瘦鹃《拈花集·荔枝》:“古今来文人墨客,对荔枝~,都给与最高评价。”解释刮:擦拭。刮目:擦

  • 书封雁足

    同“书倩雁”。明郑若庸《玉玦记.送行》:“青镜孤鸾愁舞影,书封雁足难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