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

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

周易.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

二人同心同德,力量好比锋利的刀剑,可以切断金属。后以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喻指紧密团结,力量无敌。亦单作“二人同心”。

汉.王符《潜夫论.明忠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能知此者,两誉俱具。”

明.周楫《西湖二集.巧妓佐夫成名》:“二人同心营金榜,一天好事到乌纱。”


其他 二人同心同德,力量就如锋利的刀剑,可以切断金属。形容团结紧密,力量大无敌。《易经·系辞上》:“~,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(臭:“气味。)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明忠》:“~。能知此者,两誉俱具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协作方面。→同心同德 同心协力。也单作“二人同心”。


【词语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】  成语: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汉语词典: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

猜你喜欢

  • 帝秦

    源见“鲁连蹈海”。谓屈己臣服。傅尃《感怀》诗:“枉劳奔走十年身,兴汉谁知竟帝秦。”【词语帝秦】   汉语大词典:帝秦

  • 一鳞一爪

    也作“一鳞半爪”。清代王士禛论诗重神韵,贵含蓄,以为“诗如神龙,见其首不见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。”见清代赵执信《谈龙录》。后用以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见“一鳞半爪”。朱自清《日常生活的诗》:“批评

  • 不可救疗

    见“不可救药”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今楚多淫刑,其大夫逃死于四方,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,~。”【词语不可救疗】  成语:不可救疗汉语大词典:不可救疗

  • 鲜克有终

    见〔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〕。

  • 有志者事竟成

    南朝宋.范晔《后汉书.耿弇传》:“帝(光武帝刘秀)谓弇(音yǎn)曰:‘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,又事尤相类也……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,常以为落落(疏阔义)难合,有志者事竟成也。’”说明一个人只要有坚强意志

  • 沧浪子

    同“沧浪客”。唐王昌龄《悲哉行》:“若非沧浪子,安得从所愿。”唐皎然《访陆处士羽》诗:“莫是沧浪子,悠悠一钓船。”【词语沧浪子】   汉语大词典:沧浪子

  • 千金一字

    同“一字千金”。清钱谦益《丙申春就医秦淮作绝句三十首》:“河岳英灵运未徂,千金一字见吾徒。”

  • 文翁

    源见“文翁化俗”。借以称美重视文教的地方长官。宋范仲淹《和并州郑宣徽见寄》:“向此行春无限乐,却惭何道继文翁。”宋胡铨《朝中措.黄守座上用六一先生韵》词:“多情太守,三千珠履,二肆歌钟。日下即归黄霸,

  • 惟刑之恤

    恤:谨慎。 意谓刑罚要慎重。语出《书.舜典》:“钦哉,钦哉,惟刑之恤哉!”汉.蔡邕《司空文烈侯杨公碑》:“岩岩大理,惟制民命,命公作廷尉,惟刑之恤。”晋.傅玄《傅子.法刑》:“是故圣帝明王,惟刑之恤

  • 方正贤良文学

    参见“贤良方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