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九点烟

九点烟

源见“齐烟九点”。谓自高处俯视九州,如烟九点。宋刘昌诗《白玉楼赋》:“俯齐州兮九点烟,瞰苍冥兮一杯水。”亦借指中国。清黄遵宪《海行杂感》诗:“九点烟微三岛小,人间世要纵婆娑。”


【词语九点烟】   汉语词典:九点烟

猜你喜欢

  • 铅椠

    源见“怀铅提椠”。铅,铅粉笔;椠,木板片,皆为古人书写工具。借指写作、校勘。唐韩愈《送无本师归范阳》诗:“老懒无斗心,久不事铅椠。”明徐复祚《红梨记.路叙》:“汉将日征兵,有谁人问及铅椠经生。”亦引申

  • 似此星辰非昨夜,为谁风露立中宵

    中宵:夜半。 今夜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,为了谁人我站立在风露之下等待中宵? 形容深夜相思的悲苦情态。语出清.黄仲则《绮怀》:“几回花下坐吹箫,银汉红墙入望遥。似此星辰非昨夜,为谁风露立中宵?”郁

  • 道路以目

    指百姓慑于暴政,路上相见,仅能以目示意,不敢交语。西周后期,周厉王对百姓十分残暴。国人都批评、反对他。大臣邵公告诉他说,百姓忍受不了您的暴政了。厉王大怒。使卫巫监视人们,谁批评他,就处死谁。这样,国人

  • 黄金范蠡

    源见“黄金铸范蠡”。指功勋卓著、备受尊崇的人。唐唐彦谦《任潜谋隐之作》诗:“黄金范蠡曾辞禄,白首虞翻未信方。”

  • 腐毫

    《西京杂记》卷二载:汉司马相如作赋“控引天地,错综古今,忽然如睡,焕然而兴,几百日而后成。”后遂以为行文迟巧、笔毫为枯的典故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神思》:“相如含笔而腐毫,扬雄辍翰而惊梦。”【词语

  • 郑牛识字

    唐白居易《双鹦鹉》诗:“郑牛识字吾常叹,丁鹤能歌尔亦知。”自注:“谚云:郑玄家牛触墙成八字。”后遂以“郑牛识字”谓郑玄学识渊博以致家畜都能识字。形容家风儒雅,影响深远。【典源】 唐·白居易《双鹦鹉》诗

  • 枉错

    《论语.为政》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后因以“枉错”指举直错枉,任贤去佞。晋潘岳《关中》诗之一:“於皇时晋,受命既固。三祖在天,圣皇绍祚。德博化光,刑简枉错。”【词语枉错】  

  • 杞天堕

    源见“杞人忧天”。形容天翻地覆的变化。清朱彝尊《杂诗》之十:“桑海讵难干,杞天亦可堕。”

  • 冠沐猴

    源见“沐猴而冠”。喻徒有仪表实无内才。晋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羽天与而弗取,冠沐猴而纵火。”

  • 廉颇客

    《史记.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之免长平归也,失势之时,故客尽去。及复用为将,客又复至。廉颇曰:‘客退矣!’客曰:‘吁!君何见之晚也?夫天下以市道交,君有势,我则从君,君无势则去,此固其理也,有何怨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