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乌夜啼

乌夜啼

乐府诗集》卷四十七引《唐书.乐志》曰:“乌夜啼者,宋临川王义庆所作也。元嘉十七年,徙彭城王义康于豫章。义庆时为江州〔相〕,至镇相见而哭。文帝闻而怪之,征还宅,大惧。伎妾夜闻乌夜啼声,叩其阁云:‘明日应有赦。’其年更为南兖州刺史,因作此歌。故其和云:‘夜夜望郎来,笼葱葱(通窗字)不开。’”

教坊记》:“乌夜啼者,元嘉二十八年,彭城王义康有罪放逐,行次浔阳,江州刺史衡阳王义季留连饮宴,历旬不去。帝闻而怒,皆囚之。会稽公主,姊也,尝与帝宴洽,中席起拜,帝未达其旨,躬止之。主流涕曰:‘车子岁暮恐不为所容。’车子,义康小字也。帝指蒋山曰:‘必无此!不尔便负初。’宁陵武帝葬于蒋山,故指先帝陵为誓。因封余酒寄义康,旦日曰:‘昨与会稽姊饮乐,忆弟,故附所饮。’(按:此当为托使者转达之语)酒往,遂宥之。使未达浔阳,衡阳家人叩二王所囚院曰:‘昨夜乌夜啼,官当有赦。’少顷使至,二王得释。故有此曲。”

前说为临川王刘义庆感伎妾报乌夜啼有赦而作歌,后说为彭城王刘义康与衡阳王刘义季被释之后,感家人报乌夜啼有赦,而成此曲。《乌夜啼》为清商曲辞、吴声歌曲。后因用为咏恩诏有赦之典。

幼学琼林》卷四“讼狱”:“蝇集笔端,识赦书之已就;乌啼宵夜,知恩诏之将颁。”


【词语乌夜啼】   汉语词典:乌夜啼

猜你喜欢

  • 庄周梦蝶

    比喻生命变幻无常。从前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四处飞舞的蝴蝶,忘记了自己原来是庄周。不一会惊醒,一看自己还是庄周。弄不清楚究竟是自己作梦变成了蝴蝶,还是蝴蝶作梦变成了庄周。【出典】: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

  • 宣平负薪

    参见:许宣平

  • 大煞风景

    同“大杀风景”。鲁迅《华盖集续编.无花的蔷薇》:“去年,不知怎的这位勗本华尔先生忽然合于我们国度里的绅士们的脾胃了,便拉扯了他的一点《女人论》;我也就夹七夹八地来称引了好几回,可惜都是刺,失了蔷薇,实

  • 桓典马

    源见“避骢马”。借指侍御史。唐罗隐《寄张侍郎》诗:“无路重趋桓典马,有诗曾上仲宣楼。”

  • 张翰思鲈

    同“张翰思归”。南唐李中《新秋有感》诗:“未逢征雁下,渐听夜砧鸣。张翰思鲈兴,班姬咏扇情。”

  • 白虹贯

    同“白虹贯日”。郭沫若《高渐离》一幕:“天地为之色惨淡,杲日当空白虹贯。”

  • 冯妇下车

    源见“冯妇”。谓重操旧业。宋王安石《虎图》诗:“山墙野壁黄昏后,冯妇遥看亦下车。”【词语冯妇下车】  成语:冯妇下车

  • 啮雪

    同“啮雪吞毡”。元丁鹤年《自咏》诗:“啮雪心危天日远,看云泪尽岁时深。”【词语啮雪】   汉语大词典:啮雪

  • 忘味三月

    源见“闻韶忘味”。形容沉醉于美妙的音乐声中。宋辛弃疾《念奴娇》词:“绕梁声在,为伊忘味三月。”

  • 中肯

    源见“庖丁解牛”。指言论击中要害或恰到好处。《明史.张居正传》:“间出一语辄中肯,人以是严惮之。”【词语中肯】   汉语大词典:中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