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之死不渝

之死不渝

源见“柏舟”。指妇女丧夫至死守节不嫁。宋苏辙《祭亡婿文逸民文》:“女有烈志,留鞠诸孤,赋诗《柏舟》,之死不渝。”


见“之死靡它”。


【词语之死不渝】  成语:之死不渝汉语词典:之死不渝

猜你喜欢

  • 兔园策

    参见:兔园叟

  • 短长之说

    战国时纵横家(策士)的学说。《史记.六国年表》:“务在强兵并敌,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。”从衡:即“纵横”。亦作“长短说”。《史记.田儋列传》:“蒯通,善为长短说,论战国权变为八十一首。”《战国策》一

  • 遂心应手

    犹得心应手。形容运用自如。碧野《没有花的春天》第八章:“兴哥,阿鹊在向你报喜呢,你到了窑上一定遂心应手的。”见“得心应手”。碧野《没有花的春天》8章:“兴哥,阿鹊在向你报喜呢,你到了窑上一定~的。”【

  • 醉玉颓

    同“醉玉颓山”。五代齐己《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》诗之一:“骚雅锵金掷,风流醉玉颓。”

  • 山聚米

    同“山林聚米”。清钱曾《梅村先生枉驾相访酒间商榷绥寇纪闻有感赋此》诗:“借箸漫言山聚米,引杯兼笑海生桑。”

  • 翳桑之报

    《左传.宣公二年》:“初,宣子(赵宣子即赵盾)田(通畋,打猎)于首山(即首阳山,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),舍于翳桑(首山间地名),见灵辄饿,问其病。曰:‘不食三日矣。’食之(赵盾给他东西吃),舍其半(灵

  • 口中雌黄

    象用雌黄涂改错字一样,随口更正不妥当的言论。《文选》卷五五刘孝标《广绝交论》:雌黄出其唇吻。”李善注引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‘口中雌黄’。”亦见《晋书.王衍传

  • 司马树

    源见“桓公柳”。晋大司马桓温所植之柳树。后以喻时光流逝,年华易失。明高启《题黄大痴天池石辟图》诗:“汉南已老司马树,岘首已仆羊公碑。”【词语司马树】   汉语大词典:司马树

  • 生杀与夺

    同“生杀予夺”。《通典.职官三》:“《周官》内史掌王之八柄,爵禄废置,生杀与夺,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。”郭沫若《奴隶制时代》三:“对于这些种族奴隶,国家是操有生杀与夺之大权的。”见“生杀予夺”。郭

  • 秤薪而爨

    称了柴草再烧饭,比喻办事过于琐屑。《淮南子.泰族训》:“秤薪而爨( ㄘㄨㄢˋ cuàn 窜),数米而炊,可以治小,而未可以治大也。”【词语秤薪而爨】  成语:秤薪而爨汉语大词典:秤薪而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