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东阁招贤

东阁招贤

公孙弘(前200-前121)西汉菑(zī资)川薛(今山东滕县南)人。年青时担任狱吏,40多岁才开始研读《春秋公羊传》。60岁时,被汉武帝招为博士。元朔年间被武帝任命为丞相,封平津侯。当时汉武帝正想建功立业,常让各地举荐人材。公孙弘想到自己原来不过是平民百姓,不过几年时间,就担任丞相并封侯。于是,他修建宾馆,打开东向小门,招纳四方贤士,共商治国大计。公孙弘本人粗茶淡饭,很节省。但对老友和宾客一律供给衣食,他的俸禄都用在招纳各方人材上,自家倒没有多余的钱财。后以此典咏丞相大开言路,招揽人材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58《公孙弘传》2613、2620、2621页:“公孙弘,菑川薛人也。少时为狱吏,……年四十余,乃学《春秋》杂说。武帝初即位,招贤良文学士,是时弘年六十,以贤良征为博士。”“元朔中,代薛泽为丞相。”“时上方兴功业,娄(屡)举贤良。弘自见为举首,起徒步,数年至宰相封侯,于是起客馆,开东阁以延贤人,与参谋议。弘身食一肉,脱粟饭,故人宾客仰衣食,奉禄皆以给之,家无所余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汲黯薪逾积,孙弘阁未开。” 唐·孙逖《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》:“共言东阁招贤地,自有西征作赋才。” 唐·刘长卿《汉阳献李相公》:“几人犹忆公孙阁,百口曾乘范蠡船。” 唐·李商隐《九日》:“郎君官贵施行马,东阁无因再得窥。” 唐·罗隐《暇日投钱尚父》:“望高汉相东西阁,名重淮南大小山。” 宋·苏轼《九日次韵王巩》:“闻道郎君闭东阁,且容老子上南楼。” 宋·陈亮《贺新郎·同刘元实唐与正陪叶丞相饮》:“东阁少年今老矣,况尊中有酒嫌推去。” 宋·王韫秀《喻夫阻客》:“公孙开阁招嘉客,知道浮荣不久长。” 元·张可久《中吕·普天乐·重过西湖》:“刘郎再来,西施好客,东阁怜才。” 清·赵执信《夜抵常熟宿揽秀东轩感怀》:“东阁郎君还不榻,西州义故独沾裳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刻舟痕

    同“刻舟求剑”。宋苏轼《王中甫哀辞》诗:“堪笑东坡痴钝老,区区犹记刻舟痕。”

  • 密云无雨

    见“密云不雨”。杜甫《雷》:“大旱山岳焦,密云复无雨,南方瘴疠地,罹此农事苦。”

  • 回日画眉看

    唐.孟棨《本事诗.情感篇》:“朱滔括兵,不择士族。有士子,容止可观,滔召问有妻否?曰有。即令作《寄内诗》,援笔立成。词曰:‘握笔题诗易,荷戟征戍难。惯从鸳被暖,怯向雁门寒。瘦尽宽衣带,啼多渍枕檀(浅红

  • 安仁戚

    源见“潘岳悼亡”。指丧妻之痛。清王摅《哭芝廛兄》诗:“自罹安仁戚,宁处恒不遑。”

  • 长房缩地

    晋葛洪《神仙传.壶公》载:东汉费长房随仙人壶公学道,“有神术,能缩地脉,千里存在,目前宛然,放之复舒如旧也。”“长房缩地”指传说中方士以法术化远为近。多用以形容思念故乡或异地亲朋等。清李渔《蜃中楼.结

  • 唐明皇游广寒

    旧题唐.柳宗元《龙城录》:“开元六年,上皇与申天师、道士鸿都客,八月望日夜,因天师作术,三人同在云上游月。中过一大门,在月光中飞浮,宫殿往来无定,寒气逼人,露濡衣袖皆湿。顷见一大宫府,榜曰‘广寒清虚之

  • 楚臣伤江枫

    《楚辞.招魂》:“湛湛江水兮,上有枫。目极千里兮,伤春心。魂兮归来,哀江南。”东汉.王逸注:“言湛湛江水浸润枫木,使之茂盛,伤己不蒙君惠而身放弃,曾不若树木得其所也。”《楚辞.招魂》中有描写江边枫树的

  • 覆盆之冤

    源见“覆盆”。比喻无处申诉或无从昭雪的冤案。明张居正《答应天张按院》:“若不得大疏存此说,则覆盆之冤谁与雪之?”《生花梦》三回:“夫遭覆盆之冤,家罹祝融之祸,故寄食尼庵。”偏正 覆盆,翻过来扣着的盆子

  • 撰杖

    源见“撰杖捧履”。指执教授徒。唐杨炯《从弟去盈墓志铭》:“自摄齐东序,撰杖西胶,推宰我之能言,贵颜回之有德。”清曾国藩《〈欧阳生文集〉序》:“昔时姚先生撰杖都讲之所,今为犬羊窟宅,深固而不可拔。”【词

  • 金昆

    同“金友玉昆”。唐 冯翊子《桂苑丛谈.客饮甘露亭》:“往者贤金昆不竖篱棘见未萌,吾子岂有向来之患乎?”【词语金昆】   汉语大词典:金昆